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韩媒习近平将携彭丽媛访韩 与奥巴马夫妇对比鲜明

日媒揭伊拉克内患前世今生美国插手捅了大娄子

20世纪以来发生的与伊拉克有关的主要事件

  新时社网6月20日讯 日经中文网20日刊文:伊拉克,被毁的“民族马赛克”。文章称,日趋加剧的伊拉克战火正演变为将平民也卷入其中的教派斗争。除了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而对立的阿拉伯人之外、同时还居住着库尓德人,这一各种族、教派互不融合的“民族马赛克”国家为什么现在陷入乱局?破解的线索之一,要追溯到100多年前。

  “打破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划定的国境线”,正在逼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伊斯兰教极端武装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用推土机推倒了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的土垒,进行了这样的宣言。《赛克斯·皮科协定》是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6年签订的。当时,列强根据油田权益等签订了瓜分中东地区的秘密协定,并人工划定了国境线。

  在中世纪,伊斯兰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曾作为与中国唐朝长安齐名的国际都市而繁盛一时,但在16世纪以后被纳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其后,英国占领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摩苏尔、巴格达和巴士拉3个州,在此建立了名为“伊拉克”的国家。

  自那时起,南部的什叶派居民就与现在的伊朗联系紧密,而北部则多为同时还广泛居住于土耳其和伊朗的库尓德人。从英国的“委任统治区”实现独立成为伊拉克王国之后,仍然缺乏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体性。

  君主制度崩溃后,1968年上台的复兴党政权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机构,建立了极权主义体制。而原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正是从该党显露头角,于1979年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萨达姆通过1980~1988年与伊朗的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巩固了独裁体制。靠石油出口收入的分配和恐怖政治这一“胡萝卜与大棒”政策支撑起了其统治。萨达姆将自己比作在公元前的新巴比伦王国拥有显赫权势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将国民凝聚在了一起。

  转折点出现在了2003年。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推翻了独裁者萨达姆的统治。曾维持某种平衡的权力人物在社会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倒台,而美军也于2011年底全面撤退。

  在维护平衡的外部力量消失后出现的“权力真空”,原本就存在的对立加剧,并喷涌而出,这就是如今的伊拉克。可以说美国打开了犹如木片拼接一般缺乏统一性的伊拉克的潘多拉盒子。

  在萨达姆政权统治下,作为少数派的逊尼派得到优待,但自从以占人口约60%的什叶派为中心的马利基政权上台之后,形势出现了逆转。逊尼派认为自己遭到压制,日趋感到不满。

  此外,总理马利基的支持基础也不断变化。在选举中,政党联盟的组合频繁发生改变。应该受过美军训练的安全部队此次在武装组织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对此,逊尼派的政治领导人批评马利基政权在安全对策上出现了失误。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趁这种教派对立和不稳定的政局之机发起了进攻。6月10日控制了北部的摩苏尔,仅仅用2天时间就攻克了200公里以南的战略要地提克里特。武装份子以闪电般速度控制的是同为逊尼派居民占多数的地区。

  在伊拉克,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尓德人三派势力一直分享总统、总理和联邦议会议长职务,维持着力量的平衡。远远称不上团结如磐石,北部的库尓德自治政府围绕石油资源的分配问题与马利基政权长期对立。独立的倾向也很强。

  库尓德自治政府6月12日抓住政府军撤退的机会,控制了与政府争夺归属权的北部油田城市基尔库克。在伊拉克国土上鼎力的三股势力的分裂在不断加剧。

  “所有国民团结起来一起打倒恐怖分子”,马利基总理在15日的演说中呼吁各方“团结”,但逊尼派和库尓德人是否也也接受了这一呼吁呢?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