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报复社会型案件 京华时报制图 何将
原标题:工资最高与最低行业收入差6倍
昨天,北京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3-2014《北京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北京文化发展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6本蓝皮书。
其中就去年全市发生的9起影响恶劣的报复社会型犯罪案件进行剖析,此外还对行业工资差距等进行了分析。
□发布
职工工资差距两极行业收入比超过7比1
针对工资最高与最低行业收入差距大的问题。蓝皮书分析,近十年来,金融业工资收入一直是北京收入最高的行业,2012年,金融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20万,达到209438元,比2003年翻了2.39倍。北京工资最低行业,近十年来在农、林、牧、渔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及其他服务业中交替产生。
在2008年至2010年,收入比超出了7比1,换言之,最高行业——金融业在岗职工一年的工资收入,最低行业在岗职工要干7年才能赚取相应工资收入。
精神疾病患者管控存“真空”须完善并立法
从法律的规定来看,精神病人的监护主体可以是直系亲属、其他近亲属、有监护意愿的亲朋,在上述主体都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作为兜底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充当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然而蓝皮书认为,这一规定存在较大的漏洞,一旦精神病人有关的亲友无力或者不能承担监护责任,“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既无专项经费又无专人负责履行政府监护职责,导致对精神病人的监护失控,大多数精神病人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蓝皮书建议,完善对精神疾病患者管控的立法,包括增加分类管理、调整监管主体范围和明确强制医疗实体条件等。
报复社会型犯罪矛盾化解不畅成犯罪催化剂
2013年7月,北京市连续发生多起恶性暴力伤害和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瞬间将社会各界目光汇聚到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
蓝皮书指出,已发案例无不表明,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制度性不公平等问题,诱发了某些群体的报复社会心理。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运行不畅,成为某些群体实施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催化剂。各类社会资源的高度聚合、高度的政治关联性,使北京成为报复社会型犯罪发生的“冤大头”。最后,北京的社会管理存在疏漏与缝隙,孕育了报复社会型犯罪发生的机会。
蓝皮书指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预防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根本。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是减少报复社会型犯罪的保障。同时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公共安全建设,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平复社会恐慌。而作为公众本身,一旦遇到性格偏执、脾气暴躁、举止过激的人尽量避而远之,不要与之斤斤计较,在不触及为人处世底线时选择退让,保护自己。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