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今日社評表示,菲律賓、越南顯然給東盟施加了壓力,使得東盟“打破沉默”。然而菲越得到的並不多,《宣言》守住了“底線”,沒有提及中國和菲、越的國名,也沒提圍繞中國在西沙海域鑽探作業的中越海上摩擦。 南海問題是中國與東盟個別國家之間的糾紛,理應由中國與這些國家分別雙邊解決,這是中國的堅定立場。菲越總想把東盟拉進來,把南海問題“東盟化”,這是給東盟出了個大難題。菲越的努力不會毫無效果,但它們改變不了東盟的中立立場,無法讓東盟為馬尼拉及河內的利益背書。 東盟的整體利益格局依舊,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同中國友好合作的需求沒有變。中國不是奉行侵略性政策的國家,我們處理領土糾紛的克制態度域內國家有目共睹。倒是菲越咄咄逼人的姿態十分醒目,它們似乎要狂妄地“以小欺大”。 南海糾紛沒有影響中國對東盟的國家戰略,也未影響中國社會對這個比鄰地區的合作意願及好感。對於和平崛起路上的外部風險,中國人有過不少猜測和擔心,但幾乎從未有人思考談論這個問題時會往東盟的方向想。對現代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年輕人來說,“東南亞”這個詞能夠讓大家想到的就是友好訪問、公司合作以及旅遊。 對地緣政治學不熟悉的普通中國人,理解不了一些東盟國家對在中美之間“平衡”的看重。中國的一些國際戰略學者則很關注,東盟國家是否會因菲越的強拉硬拽,偏離“中庸之道”。因為東盟的“中立”才是整個地區“維持現狀”的關鍵性戰略因素,也是這個地區避免政治格局動蕩有分量的壓艙石。 維護東亞的和平與穩定,“各方”都有責任,東盟是其中一方。中國發展很快,整個地區受益,但也有國家有不適應感和擔心。東盟應與中國成為克服這些不和諧的夥伴,一直有人希望東盟是中國與菲越摩擦的放大器,但這顯然不符合東盟多數國家的利益。 中國一直認為周邊的和平穩定對我們具有重大意義,這一態度和睦鄰友好政策與周邊形成互惠關係,這是東亞雖有很多糾紛,卻長期保持和平的最大支撐。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利益,美國的“亞太再平衡”形成對我們的戰略擠壓。很多複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僅靠中國的努力有些疙瘩是解不開的。 在未來各種力量的競爭和互動中,東盟長期保持戰略定力至關重要。這一定力應來自地區大的現實和大多數國家的真實長遠利益。東盟和中國都把和平發展看得最重,別讓一些非普遍的和臨時性因素干擾了我們的視線。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