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台北3月28日电/中央日报网路报今天社评说,学运,就像选举一样,总是激情多于理性。但激情来自何处,其中有多少事实的成分,多少意识型态的成分,多少理性的成分,对运动的本质与结果,有绝对的影响。最近媒体的报道,相当多部分集中在警察驱离学生的事件上,有被砸的办公室、流血的画面、以及暴力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的确有人受伤、流血,这几乎是任何驱离行动难以避免的现象。学生和警察都是人,彼此都有压力,情绪都很紧绷,而且群众本身就像是处处可引爆的汽油弹,很容易擦枪走火。对于事件中任何受伤流血的人,包括学生与警察,我们心中都感到难过,因为他们不是敌人,他们都是我们的自己人。然而,此次学运非如此发展不可吗?难道没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对话方式吗?
这时候,如果添加柴火,情况可能更难收拾;如果添加理性,则可能让台湾民主再往前蜕变。添加柴火的,大部分是政治人物或政党,因为他们希望乱中取利,但也有少部分是基于理念的错误。例如施明德先生,他投书指出,“掌权者已一再使用暴力,反抗者还要非暴力,自我捆绑吗?”“非暴力让台湾掌权者有恃无恐,贪腐、无能、独裁都有任期保障,死不要脸就是不下台。”我们尊崇施明德对台湾民主的贡献,但他的观点似乎与今日的台湾扞格不入,他要添加柴火,恐怕只会烧掉他所争取的民主。 施明德先生犯了两个严重错误。第一,他对台湾民主认识不清。民主化后的台湾,人民可以定期选“总统”、“立法委员”、县市首长及地方民代,这些都是人民用选票选出来的,而且“宪法”对权力运作与制衡有明确的规范,法律通过亦有一定的程序,因此,台湾没有专制的独裁者。贪腐者,自有法律制裁,人民亦可群起抗议,如红衫军,却绝不能用暴力去推翻。施明德先生或许忘了,他当初是何等坚持红衫军的非暴力本质,而红衫军的成功也在于此。至于无能,那是见仁见智,但没有一个民主国家会允许人民以“无能”为名,用暴力手段来推翻执政者。 很多人常说,民主化后的台湾,问题在于太自由而无法治观念。名嘴可以在电视上口沫横飞,学生也可以占据“立法院”,这样还不够吗?难道要推翻政府,才叫民主吗?我们比较白衫军和这一次学运,白衫军的诉求与整个社会共鸣,号召力强,而且在凯道上静坐,不必用暴力手段,政府也不会驱离,重要的是,它依然促成了政策的改变。至于这一次的学运,其诉求并非与社会有大共鸣,因此少数人藉更激烈的行动(占领“立法院”)来产生涟漪效应。我们不反对学生抗议,这是任何公民的权利,但人民没有瘫痪行政中枢的自由。我们认为,台湾的民主在整合社会不同声音与利益上,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我们也要强调,台湾的民主已不需要暴力作为传达声音的媒介。 第二,他对台湾社会认识不清。施明德先生想要将问题导向政府与人民的对立,然而事实上,台湾最可怕的是社会的对立。长久以来,台湾社会因为政客日凿夜蚀,裂痕日深,这样的社会最害怕暴力,它不仅可以使裂痕加深,而且可能引发暴力的连锁反应,不仅使台湾失去民主,更失去了未来。 虽然这一次学运曾有失控的演出,但我们感到安慰的是,许多老师与学生开始理性思考与对话服贸的问题。根据媒体报道,从北到南,包括台北大学、东海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都有服贸讲座、论坛、或辩论,这时候,我们才看到台湾的希望。 民主的进步,不能只靠激情,更要靠理性的思辨与沟通。大学是社会的良心,但这个良心也不能只出于激情,更应有沈甸甸的学术分量与独立思考的精神。服贸协议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议题,现在,老师和学生都丢掉了懒人包,抛弃了简单的口号,开始进行思办,这是最近这一段期间,最令人感到安慰与振奋的发展,真是天佑台湾!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