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时间15日深夜,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就美国提出的乌克兰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中国投了弃权票。由于常任理事国俄罗斯投了反对票,按《联合国宪章》规定,草案未能通过。 在乌克兰危机如此紧张的节骨眼上,在国际社会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强行推动这样明知会胎死腹中的决议草案,恐怕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模糊了乌克兰危机的焦距,会导致局势更加复杂。这只能使政治解决危机变得更加困难。 连月来,从首都基辅的流血冲突和国家政权发生暴力更迭,再到眼下剑拔弩张的克里米亚公投,乌克兰危机之每况愈下的变局,可谓步步惊心。一个诞生仅20余年的主权国家,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因为自身在国际地缘政治中的特殊位置,成为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激烈较量的角斗场,国家命运越来越难以自主掌控,令人叹息。 客观上说,乌克兰危机有其历史特殊性和现实复杂性,但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外部干预难辞其咎。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西方首先诱迫乌克兰选边站队酿出的苦酒。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日前批评欧盟“一开始就犯了试图在‘非此即彼’的口号下签署(与乌克兰)结盟协议的错误”。事实证明,把别的国家逼向墙角,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西方还需要反省自己的双重标准。此次在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上,中国投了弃权票。但弃权,在当代国际政治语言里,同样表达着一种明确的态度。中国一贯坚持的原则立场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他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过去在南奥塞梯问题、科索沃问题上如此,如今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依然如此。 反观西方,当年在科索沃问题上,强力推动科索沃公投独立,与其如今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立场截然相反。这样的自相矛盾和双重标准,明显出于自身政治目的的考量,自然难以取信于俄罗斯和世界。 克里米亚撬动世界格局,把乌克兰的国家前途,把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带向一个重大十字路口。但是,乌克兰经不起更多的对抗和撕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如果把乌克兰视作东西对抗的一部分,就会毁掉在今后数十年里把俄罗斯与西方纳入国际合作体系的希望。” 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汤药。几个月来的事态表明,化解乌克兰危机不仅需要坚持政治解决的道路,还需要各方都有巨大的政治耐心。眼下,当务之急不是在联合国安理会这个维系世界和平的最高国际机构强推什么决议,而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尽快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劝和促谈,尽最大可能避免危机升级。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