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发展需要服贸协议
台湾属于“浅碟形”经济形态,再加上本身的市场有限,对外贸的依赖度极高。自2002年1月1日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已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发展阶段,因此,通过市场的开放创造更加公平、自由的环境是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建构创新型经济体的核心条件。
与发达经济相比,台湾服务业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内需服务为主、国际竞争力有限、传统服务业态比重高、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有限等。且台湾服务业比重的迅速提升与制造业加速外移、海外生产比重高密切相关,再加上政策与功能的限制,缺乏延伸服务,导致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收缩,制约了台湾服务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升,服务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相对有限。而两岸服务业合作的最大利基就在于使台湾的服务业得以延伸至大陆,使其发展空间和领域有效扩展,进而带动就业状况的改善。
服贸协议的冲击可控
整体而言,台湾2012年服务贸易值及出口值排名分别由2011年的第26及24名降为第27及26名,贸易值远远落后于新加坡、韩国及中国香港,显示台湾服务业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毋庸讳言,任何经济合作协议一定是有利有弊的,关键在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两岸服贸协议的具体内容看,无论是开放的项目、市场开放的进程、开放的领域还是从国际比较等角度看,大陆的让步均远大于台湾。江宜桦指出,大陆开放项目不但比台湾多,而且是比照或高于WTO水平,而台湾承诺开放的项目并没有超过WTO的要求,“换句话说,任何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对台湾比较有利的协议”。但是这种开放的诚意却被刻意扭曲,绿营甚至提出涉及48项产业的重新谈判清单,几乎涉及两岸协议内容的57%,意味着协议必须推倒重来、两岸必须重新谈判。即使不论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复杂程度,仅就时间而言,在面临中韩FTA谈判日益加快的情境下,台湾能否拖得起、企业能否等得起、民众能否熬得起?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可能受到冲击的产业,台当局从ECFA签署时就设有“因应贸易自由化产业调整方案”,已开列952亿元新台币的预算扶植弱势产业。当然,这些举措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整和充实,以因应情势的变化。由此可见,服贸协议所带来的冲击和损害应是可控的。
延宕不决背后是政党算计和角力
自服贸协议签署后却在岛内引发巨大的争议,究其因大致有三:一是缘于台湾内部的政治结构痼疾,即“立法”与“行政”的权力边界不清晰,导致所谓“监督权”的争议不断,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对服贸协议本身利弊的探讨;二是岛内选举至上的政治氛围,导致“只有蓝绿没有是非”的政治对立情绪,对于由当局主导达成的协议,绿营势力必然全力抵制;三是反对势力利用部分受损产业的反弹和民众对当前经济情势不满的情绪,试图形成新一波“倒马”风潮。这种隐含在经济议题背后的政治算计才是服贸协议延宕、对立、激化的关键因素。但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台湾经济和民众福祉又有谁在关注?谁为此负责?谁承担后果呢?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