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中国改革需强有力领导人

境外媒体“协商民主”透出中国自信底气

  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12日上午闭幕,闭幕前通过政治决议指出,政协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献计出力”。

  据台湾“中央社”3月12日报道,决议还说,大陆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决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按照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巩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决议就少数民族政策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决议强烈谴责昆明“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坚决拥护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2日报道,中国的政协多年来因为“只能提建议、拍巴掌,没有实权”为人诟病,每年两会热闹一番后,真正纳入决策的意见不多。有人把问题的根源归咎于人大和政协之间缺乏联动机制,人大的审议与政协无关,使政协的意见建议难以反映给人大作为参考。此外,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和规范,也使其难以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发挥作用。

  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多次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强调不照抄照搬西方制度的同时,中共提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的领导等基本原则。

  “协商民主”是相对于选举民主的。中国理论专家认为,一些国家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往往致力于彰显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忽略了民主对团结的需求,造成推进民主进程中的团结危机,照搬西方民主导致社会动乱和民族分裂的悲剧时有发生。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最终达成基本共识或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比西方民主制度更具优越性,因为它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看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自信的底气在哪里?报道认为,人民对“协商民主”的自信不会是凭空而来,除了要有扎实的成绩做后盾,也应展现有容乃大的气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