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台灣能有今天的民主,可是付出了不少的代價,值得我們珍惜,但誠如法國學者德希達所說的“將到的民主”(democracy-to-come),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民主,它是一個不斷追求完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透過反思與對話,使民主能夠不斷地增進人民的自由、正義與福祉。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不能不指出民進黨的無賴是當前台灣民主必須克服的一道障礙。 所謂的無賴,指的是一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顧道德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民進黨經常出現污衊與搞小動作的行為。如果是一個光明正大的政黨,民進黨黨主席當初就應該與馬英九進行辯論,而不是藉口迴避;如果是一個光明正大的政黨,民進黨就應該理性地進行審查,即使無法更改,也可以將其觀點訴諸全民。 2010年兩岸簽ECFA,民進黨也污衊說會造成數百萬人失業,甚至發動激烈抗爭,可是一等到選舉時,卻又改口可以概括接受國民黨政府與大陸簽署的協議。現在,我們看到民進黨在服貿協議上又耍起無賴,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民進黨常污衊這是黑箱作業,但何謂黑箱作業,這不是有或無的問題,而是程度的問題。事實上,政府的確有和業者溝通,但黑箱與否,最後的結果還是要經過檢驗。民進黨也同意辦公聽會了,豈有在二十場公聽會辦完之後,又想藉其它手段阻撓審查之小動作。 民進黨召委陳其邁安排服貿審查,根本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法案審查有其一貫性,一旦確定由某位召委安排,爾後就由其負責,因此,民進黨只想搶到安排的權力,然後再度施出“拖”字訣。這個“拖”字訣的奧妙在於民進黨可以把民眾對服貿不通過的帳,都算到國民黨身上,因為國民黨是執政黨又是多數黨。這就是民進黨無賴。 社評認為,服貿是國民黨政府的重大政策,自當由國民黨召委安排審查才合乎邏輯,也合乎責任政治。民進黨耍無賴,卻不能把人人當白痴,國民黨的反抗自有其合理性,但是看到“國會”如此空轉,政黨之間完全沒有信義可言,真讓人為台灣的民主感到悲哀。 有人說對付無賴,只有回之以無賴,例如政府主動宣布服貿依法已生效。然而,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台灣的民主加速沈淪。我們不知道,德希達若看到了台灣的民主,不知道會不會將democracy-to-come改成democracy-to-fall?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