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埃及第二次变天,军方通过政变把首个民选的穆尔西政府赶下台。此乃继军事强人穆巴拉克被迫下台的首次变天后,又一次轰动中东以至全球的重大事件,也可说是两年前爆发的“阿拉伯之春”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不单会影响埃及一国,对中东北非等地的政经发展路向,均将有深远影响,故对其性质及深层意义应作认真探讨。
穆尔西政府推行的是伊斯兰民主政制,在西方的议会民主体制上加入了伊斯兰特色,如采纳了一些伊斯兰Sharia法律的元素,希望可如土耳其般走上政局安稳而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虽然土耳其最近同样出现动荡局势,但过去十年的政经发展成果,仍足令人瞩目不容抹杀。可惜这个希望现至少暂时幻灭,不少西方评论均对埃及前景表示悲观,如认为军人干政、民众起义的周期将不断重演,或预计政争激化武斗升温,在政治两极化下社会及政局将持续动荡,经济也难以振兴。的确,第二次变天很可能是第一次的反动:军人借民众不满而重掌政权,虽然这或会披上西方民主政制的外衣,让军方担当造王者及幕后重大决策者的角色。无论如何,国际投资者已对前景失去信心,惠誉便调低了埃及主权信用评级并把展望列为负面。海外资金更多趁政变后的股市反弹出货走资。自然,国际旅客对埃及也多避之则吉。
做成两次变天的主因之一是经济困局日深。增长呆滞失业高企,失业率逾13%,年轻人尤为严重,约一百万的失业者中八成在30岁下。财政亦处危机边缘,今年财赤对GDP比率将高达11%。由于IMF的救援方案因拖延而未能落实,令埃及要靠海湾油国的捐助度日。
导致经济低沉形势恶劣的,除了近年的欧美危机冲击外,还有重要的内部因素,如人口增长过快,政府腐化低效,经济机制欠佳,和军方特权严重等体制性及结构性弊端。经济问题深重,绝非朝夕间可扭转大局者。政治问题更大,也成了经济发展与振兴的最大障碍。埃及在政治上有两大势力,一是掌握了约60年统治权的军方。
这不单是军队,还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如土地及企业等,有估计指占了埃及制造业生产约一半。另一是二战后兴起的逊尼派伊斯兰兄弟会,过去也曾进行过起义及武装抗争,但主要是从事社会及民众工作而成为政党。
与之相近的还有其他伊斯兰组织,如倾向原教旨主义的Salafi等,合成了对抗军政府的伊斯兰势力。兄弟会等借第一次变天上台,而军方借第二次变天回朝,今后双方的争斗必将更为激烈。在这情况下当政者也难有机会去推动发展,投资者也难有兴趣投入。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