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浏览文章

严冬下的乌克兰人怎样了:喝酒娱乐编排战争段子!努力维持正常生活时刻防备核战争

作者: 日期:2023年02月09日

文/齐然(发自乌克兰基辅、哈尔科夫、利沃夫)

编辑/漆菲

今年11月初,在乌克兰危机持续了超过八个月后,我从波兰边境坐火车进入乌克兰。在十天左右的采访行程中,我先后走访了利沃夫、敖德萨、基辅和哈尔科夫等主要城市。我的想法是,尽可能走访不同地方,看看经历了战火之后,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是如何的,他们怎样看待眼前仍在持续的战火。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预期,多少会决定这场危机的未来走向。

乌克兰幅员辽阔,从最西部的利沃夫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超过一千公里,接近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距离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溯源:利沃夫曾是说乌克兰语的奥匈帝国属地,哈尔科夫则是苏维埃乌克兰的俄语文化中心。它们和前线的远近不同,造就了迥异的城市景观。例如,眼下的利沃夫过着一种接近于正常的生活,哈尔科夫则随处能看到战火的痕迹。

在抵达乌克兰之前,我想象了各种各样的“战区”样貌。但当置身现场时,一切问题都变得更具体了:冬天该怎么取暖?水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在这点上,战场后方的生活和其他和平地区并无本质不同,只不过是同样的问题被不断放大,变得严峻而已。

乌克兰社会极力维持着一种正常感,尽管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明白,和平年代的那种生活秩序,暂时和这里告别了。在山区、在地下室、在地铁、在餐厅,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乌克兰人构建出一个又一个空间和时间上的“泡泡”,短暂地体验“正常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生存,外人看来是一种“勇敢”。但置身现场会发现,活下去和坚持下去的力量,很多时候并非来自精神动员或道德情操,而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和自我保护。

严冬下的乌克兰人怎样了

11月9日,首都基辅,白天依然车水马龙。

当外界将眼光投向基础设施遇袭下的乌克兰平民的生活之际,对后者来说,他们早就在应对一场寒冬了。

民众早已对警报无感

抵达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的次日,当地朋友带我前往市中心最有名的一家老字号咖啡店。我买了几包咖啡,正在收银台排队,突然间,刺耳的防空警报响起来了。

警报声中,我赶紧结账。收银的男生微笑着看着我的反应,然后问:“我们地下室有咖啡座,要不要去下面喝杯咖啡?”

“走走走,我们去吃烤鱼吧。”朋友把我拉出咖啡店。街道上,行人不紧不慢地走着,仿佛警报并不存在。有人刚从店里买东西出来;有人驻足端详着市政厅门口张贴的阵亡乌军纪念海报;有人往路人身上绑蓝黄两色的爱国纪念丝带,然后伸手要钱……这座城市在战火爆发之前有70多万人口,如今市民早就对防空警报心不在焉。

我拿出手机准备拍段视频,被朋友阻止了。他提醒说,“最好别在防空警报之后拍摄视频或者照片,不然大家会认为你是在帮俄军校验空袭的效果。这样恐怕会引起麻烦。”

即便被民众“无视”,防空警报依然会带来不少影响,比如在基辅,警报拉响后公共服务设施会暂停运作,横跨第聂伯河两岸的地铁线路也会停运,导致一些人的日常安排被打乱。为了确保安全,麦当劳等连锁餐饮店甚至将店里的客人赶到寒风呼啸的门外,直到警报解除。坐火车时听到防空警报,乘客们会嘀咕起来,担心火车会遭遇限速或晚点。

严冬下的乌克兰人怎样了

11月2日,利沃夫街头,一名卖棉花糖的小贩。

然而,在如今的乌克兰,几乎没有人会在防空警报拉响后钻进地下掩体了。“每天好几次防空警报,难道我们就一天到晚钻进地下,不工作了吗?”35岁的基辅青年亚历山大(Oleksandr)对我说。在他眼中,听到防空警报就躲进地下掩体是战争初期的记忆,如今想来,那段日子“像是好多年前了”。

亚历山大在当地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工作没有受到战事的影响——只要互联网能够正常使用,他就能继续工作。眼下他唯一担心的是:时不时的断电会影响网络会议或远程沟通。

战争中的乌克兰,仍然维持着一种奇怪的“正常”。

从利沃夫到中部的首都基辅,乘坐夜班火车大概需要十个小时,从基辅到东部的哈尔科夫要六个小时,去南边的敖德萨差不多十一个小时。令我惊讶的是,在战争中,乌克兰的铁路服务仍然维持运转,我搭乘的几班境内火车更是无一晚点。

“战争开始的时候,我曾前往靠近斯洛伐克边境、喀尔巴阡山里的小城乌日霍罗德避难,那会儿加入了那边的志愿者团队,帮助从东边逃过来的难民。”亚历山大回忆说,当时有一列哈尔科夫开来的火车在路上被攻击了,一名列车员丧生,车窗碎了好多,车身都是弹孔;乘客到站的时候都躲在车厢里,受到极大惊吓。

如今,乌克兰境内运行的火车仍然为战争做了准备:从火车站的落地窗到车厢的窗户都从正反两面贴上透明胶纸,以防遇到爆炸时,玻璃碎裂伤及乘客。夜班火车和夜间的火车站也调暗了灯光以规避风险。晚班火车发车时,乘客打开手机里的电筒寻觅车厢,活像在电影院寻找座位的观众。

但除此之外,一切服务都是正常的——车厢里的寝具干净整洁,列车员照常推车售卖饮料和点心——汉堡、三明治、花草茶,甚至有现冲的挂耳咖啡。

严冬下的乌克兰人怎样了

11月3日,利沃夫,路人在阅读阵亡士兵的纪念海报。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雪山平湖
乡宁紫砂壶的悠久历史
山水画
开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