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岛万象 > 浏览文章

台湾母亲状告儿子索要“栽培费”胜诉 捅破孝道“潜规则”?

作者: 日期:2023年01月29日

外媒称,这个约定由来已久,往往也不言而喻:父母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希望在年老之后孩子们也能抚养自己。但在一个告到了法院的案件中,一名资助孩子完成了牙医教育的台湾母亲状告儿子,声称他违背了一份要求他用行医收入赡养自己的书面契约。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3日报道,1月2日,母亲胜诉。该案件引来了大量关注,因为母子把人们往往心照不宣的事情写进了儿子20岁时签订的一纸合约,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注重孝道、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社会当中。这个行为准则在台湾受到法规支持,相关规定禁止成人抛弃父母。

双方各执一词:母亲主张强制执行合约;儿子坚称自己已支付母亲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0万元),不应继续支付。

根据台湾媒体对该案件的报道,仅注明了姓氏的罗姓妇女在与孩子的父亲离婚后独自抚养两个儿子,供他们从大学牙医系毕业。(罗女士的前夫已经再婚。)

当她在八年前提起诉讼时,她称自己来自一个优渥的医生世家。

年轻时从一个天真富有家庭,下嫁一个连执照都没有的军人家庭行医,台湾《苹果日报》报道罗女士说,牺牲一切娱乐。

罗女士的娘家资助她经营一间牙医诊所,在离婚前一直由其朱姓丈夫在诊所行医。

罗女士说,她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工作并供儿子们读完医学院后,担心他们可能不会在自己年老后赡养自己,因此,她在两个儿子满20岁时让他们各签了一份契约。《苹果日报》报道,两个儿子均在2003年取得牙医执业证书。

该契约规定,在两个儿子在开业行医后应付给母亲自己净利润的60%,直到支付总额达到50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

根据《自由时报》报道,二儿子说,自己曾在母亲的牙医诊所工作,并已向她偿还100多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0万元)。鉴于在签订协议时他只有20岁栽培费,附加利息,母亲总计可获得96.7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629万元)。

报道称,在台湾,孝道和教育普遍被视为重要品德,但年轻人面临着比父母所面临的更严峻的经济环境。该判决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反应。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想要在父母年老后报答他们对自己的养育,30岁的台北牙医吴启航(音)在电话采访中说,所以我支持法官的判决。

我也同情这个牙医的困境,他说。他的母亲已经到了要给养育儿子定价的地步,或许普通人很难想象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中长大。

在有线电视广播东森新闻的网站上,一个评论者Jason Chen对母亲则没那么同情。老妇人好有钱呀他写道。我长大都不知道有没有用掉500万(新台币)。

但脸书用户黄雅玲批评了朱医生。不孝的人猪狗不如,她写道。

【延伸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解好孝亲这道爱的方程式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可以尽可能地兼顾各种目标,如社会保障、人情伦常、家庭幸福、生态环境等,让人更从容一些

独生子女一代该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流动的时代,与父母在一起有时候只能是奢望。年迈的父母生病时,无疑十分需要子女陪护,而许多在外拼搏的子女们有心而无假。如何解开这道爱的方程式,是时代给我们出的考题。

从现实生活看,一张请假条或许也能给出一个临时解决方案。但在制度上想想办法,或许可以让这个社会更从容一些。最近,《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方法(修订草案)》提交二次审议时,提出独生子女护理住院父母最高可享10天护理假,这让不少人感到欣慰。实际上,此前已有福建、湖北、河南、广西、四川等5个省份出台了类似规定,子女护理假短则3天,长则20天。各地纷纷就这个问题立法,说明很多人都看到了设置这个假期的现实意义。

一项假期政策的规定,戳中无数人柔软的心,无疑是瞄准了社会的痛点。然而,这个美好的图景要想照进现实,还会面临不少阻碍。从以往的经验看,带薪休假这样的政策规定,能不能从纸面权利变成实实在在的可用权利,还要打个问号。纵观一些地方的规定,有建议性的,也有不乏强约束力的。究竟该以多大的力度去推动这项规定的落地,人们看法不一。福建在出台护理假时,设置了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将面临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企业还将被列为工资支付行为失信单位,受到重点监管。强力要求落实假期固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仅仅出台监管和保障机制,将压力转嫁给企业,一罚了之,恐怕也非良策。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角色具有多样性,因此社会治理也应该做多维度的考量,追求综合效益。子女陪护父母的伦理需求应当想办法满足,但也不能完全不顾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关键是把握好平衡。这样的普遍性问题需要系统性解决,如人社、劳动等部门能否协力落实,企业微观管理机制能否留有休假空间,政府是否给落实企业以适当奖励或补贴等,都是影响孝亲氛围及其实现可能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彻底解开人们在子女护理假问题上的纠结,需要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内涵。因为它虽然对独生子女来说显得十分急迫,但并非他们的特定需求,非独生子女家庭也有同样的需要。做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固然要衡量社会成本,但不能忘了,养老和孝亲本质上不是经济账,而是亲情账、文明账。更何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社会物质财富已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可以尽可能地兼顾各种目标,如社会保障、人情伦常、家庭幸福、生态环境等。我们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单一目标型的,而该是多维目标型的;在亲情与工作、家庭与社会之间,没必要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陷阱。我们可以在观念上有所进步,现实也允诺了一些改善空间,比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延长了产假,社会反响很不错。

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为生活品质的提高,比如密切的家庭互动、有机的社区关系、良好的社会保障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刻的转型期,而保持有温度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们应对这样的社会变迁。解好了孝亲这道爱的方程式,纾解了人们心头忍不住的关怀,社会转型的压力可能也就大大减少了。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07日 05 版)

(2017-08-07 09:41:00)

【延伸阅读】孝顺与年龄无关(青年驿站)

有时候,成长是被动的。

前一阵子,我的大学闺蜜若兮的妈妈查出了宫颈癌,几周时间内,经历了化疗、做手术等一系列治疗。尽管父母也支持她继续求学,若兮还是放弃了正在进行的留学,回北京给妈妈当起了护工。若兮是一个任性果敢的女孩,在这之前,我从未见过她纠结忧虑,而最近好几次她叫我出去,诉说起心理上的压力,她担心着母亲的身体,担心着父亲每日忙碌会不会也承受不住,更担心着每时每秒癌细胞会不会扩散,说着说着,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脸上写满了无助。

面对如此的变故,她除了煎熬地面对没有别的办法。幸运的是,经过了一两个月的治疗和护理,若兮***病情有了好的转机,而她也好像变了一个样子,以前满脸的傲气烟消云散。

眼看着她这样的变化,我心中各种感情五味杂陈,既有同情,毕竟她在20多岁的时候就承受了别人或许40岁才面临的压力,也有佩服和高兴,看着她从大学毕业还依赖父母收拾东西到现在的独当一面,变得坚强和独立。确实,成长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面对生命本身的生老病死是极其沉重的,尤其是自己至亲的生病和死亡,需要极大的勇气。另一个高中同学6月份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父亲在患了直肠癌一年之后不幸去世,她当天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篇《祭父文》,回顾了父亲经受折磨的一年,说出了自己的悲痛,她说要将伤口撒盐,因为那样好得快些,那种克制的悲伤让人很触动。随后的第二条微信朋友圈她说日子并不会体谅软弱,唯有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没有什么比用力活着、用力去爱更美好的事情了。她依然是那个乐观开朗的姑娘,但是经历这一切之后更能看出她乐观背后的用力。

看着周围同学的遭遇和成长,我不禁也开始思考我这个年龄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说实话,作为一名90后,周围大多是独生子女,飞扬跋扈、个性张扬、任性活泼者不在少数,二次元、萌文化,20多岁了仍时不时自称宝宝,这在之前我完全不觉得有任何问题,对于父母,我们已经习惯了索取、依赖和任性。

不仅如此,有时还理直气壮地和父母闹翻。关于未来计划,关于恋爱自由,总觉得父母拿老一辈的旧思想来束缚我们的自由,总是肆无忌惮地出言不逊,虽然也知道父母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但是不愿意字斟句酌想办法和父母沟通,反而愿意赤膊上阵,不可避免伤了父母的心。网上甚至有一句话说,亲人是用来伤害和后悔的。正是对这种相处方式的一种无奈的总结。

《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物质上赡养父母的责任可能青年的时候还不能完全做到,但是精神上的尊敬、爱护、体察,这样的大尊则是任何年龄段用心就可以做到的。多年前,父亲也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和压力过大,健康受到了影响,我那时候心慌慌的,生怕发生什么变故,想起来不久前故意搞冷战气老爸更加后悔。后来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上更有了动力,父亲的身体状况也好转了过来。

想想我们已经是20多岁的青年人,父母大多是接近50岁的更年期,我们长大成熟一天,也就意味着父母衰老一天。那我们翅膀变硬之时,也应是开始保护、关心父母之时。传统的孝道文化在今天应该得到重视和传承,虽然说愚孝和盲从已不合时宜,但是对父母的关心关爱与年龄无关,越早越好。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2日 19 版)

(2017-09-12 09:13:04)

【延伸阅读】孝心车位诠释徒孝不足以自行

李云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杭州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的居民们,马上就能享受到一项特别有爱的服务了。为给子女周末看望老人提供便利,社区将开展常回家看看、孝心车位让您停主题活动,非常特别的孝心车位正在绘制中,预计7月底就将推出。(7月19日《北京晨报》)

小区停车难,也会成为阻止看望父母的一个客观原因。常回家看看,唱的比说的好听,说的比做的好听,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时候成为父母的失望、子女的奢望。当然,停车难不是不看望老人的唯一理由,但是,一个个不利于常回家看看的实际情况叠加,就会成为拦路虎。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孝心是有的,尽孝的意识也是有的,可是,如果外界的环境与条件不够配合,就会让孝心冷却,让孝心行动滞后。

孝心车位诠释徒孝不足以自行。百善孝为先,作为道德范畴的孝,长期以来受到道德的激励,并有法律的护航。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传统的孝道建设不仅不能弱化,相反更需加强。在传承孝道之上需要做加法,一方面来自道德与法治的护航,让孝文化与时俱进,让尽孝成为更多人的行动自觉;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情况下,需要不断摸索+孝的形式,并且,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迈进,最终形成孝+模式。

奖孝金别出薪裁,是一种+孝的尝试。去年12月份,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护理院给看望老人次数达标的子女发放现金抵用券,可以用来缴纳老人相关费用。奖孝金新规一出,立即取得显著效果,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赡养老人,特别是精神赡养的反思。奖孝金,与其说是一种物质刺激,倒不如讲是一种善意提醒,此举,可以称为社会力量与民间智慧在敬老孝老上的积极作为。

有一种力量叫孝力量,有一种能量叫孝能量,不仅让一个家庭受益,更是裨益整个社会。尤其是进入老龄社会,赡养老人既是家庭的事,亦是全社会的事。无论是孝心车位的周全考虑,还是奖孝金的孝心激活,都是在积累与汇聚孝能量,都是在充实与增强孝力量。孝道做加法,孝心做乘法,让亲情的温暖与社会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基于国情、着眼当前、放眼未来的中国式养老模式。

(2017-07-20 00:00:00)

【延伸阅读】330块钱为啥能让老人们喜笑颜开?子女管吃管穿,现在每个月还领330块钱,在农村生活,完全足够啦。在三峡库区兴山县深渡村,农村孝心养老基金发放仪式正在进行,72岁的杨祖俊和子女一道领取了5月份的孝心款。当天,该村共有68位70岁以上的老人领取了18095元的孝心款。

杨祖俊领取的这笔330元的孝心款中,他的子女缴纳的钱占了大头,共计300元,村、乡镇和县财政则分别补助了10元。

子女孝敬老人的钱不直接给父母,而要交给农村孝心养老基金集中代发,这种做法不是多此一举吗?

最初设立孝心养老基金确实引起很多人的不解,但很快就统一了认识。兴山县文明办主任陈志宏介绍,近年来,当地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现象叠加,子女回家少、给老人现金少、子女间为赡养老人发生矛盾的情况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引领家庭子女自觉主动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倡导子女孝老、社会敬老的新风尚。

为此,今年3月,兴山县在古夫镇深渡村等14个村试点实施农村孝心养老基金项目,以村民自治、子女首孝、社会捐助、依法依规为原则,建立以家庭子女赡养为主体,县、乡镇、村三级奖励补助和社会捐赠募集为辅助的孝心养老基金。

根据孝心养老基金运行办法,孝心子女自主缴纳孝心养老基本资金,按每位70岁以上老人每月最低50元、最高300元缴纳,村、乡镇、县财政按照子女缴纳孝心款数额给予5元到10元不等的补助。发放时,由村孝老敬老理事会牵头,以集中公开发放或上门服务的形式,每月10日前将现金发放到受益人手中,同时集中公示发放情况。

今年6月1日是该县南阳镇阳泉村发放农村孝心养老基金的日子,71岁的许代美领取了110元的孝心款。他的儿子许奇在宜昌工作未能赶回家,还专门用微信转账600元给村里,一次缴纳6个月的孝心养老基金。他告诉记者,在外地工作忙,回家少,不知道老人缺不缺钱花,设立孝心养老基金、开展集中发放孝心款活动,既是对子女尽孝道的督促,也能够推动形成尊老孝老的社会风气。

14个试点村已有1385名70岁以上老人领取了148220元孝心养老金。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说,兴山县财政按每个乡镇平均20万元标准注入启动资金,每年实行补差政策和机制,同时还鼓励社会爱心捐赠。目前仅古夫镇孝心养老基金专户就收到镇内重点企业、爱心人士捐款30多万元,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孝老敬老氛围越发浓厚。今年计划在全县98个行政村进行推广,让县里1万多名70岁以上农村老人都能享受到这笔孝心款。

来,看这里,喊领完孝心款,深渡村孝老敬老理事会还组织大家拍摄全家福。杨祖俊拉着子女的手,笑得合不拢嘴。

(2017-06-07 20:48:01)

【延伸阅读】母亲节,别让孝心只停在朋友圈

新华网  王莹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很多人已经为感恩母亲做好了过节准备。鲜花、餐宴、礼物不必多说,基本是每年母亲节的标配,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的另一个现象,即朋友圈里近乎刷屏式的秀孝心、晒祝福。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什么地方的儿女最孝顺?答案是:朋友圈。相信几乎所有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在母亲节当天,从早晨到晚上,微信朋友圈里尽是各种对母亲示爱的祝福,有文字、有图片,也有视频等等,花样百出,令人目不暇接。其实不光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等传统孝老、敬老的节日都成为朋友圈一景。

对此,网上有不同声音。在知乎平台上,如何看待母亲节在朋友圈秀孝心这一现象?的提问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经过梳理发现,虽然晒礼物、送祝福被不少网友接受,但更多的人则认为对于父母的孝敬、感恩和祝福,没必要发到朋友圈里,给***礼物也许直接送到她手里就很好,感激的话直接说给她听或者打电话会更直抒情意,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给她单发条微信短信也很好啊。更何况很多年轻人的朋友圈对父母其实是屏蔽的,理由是碍于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过度关注,因此不论多么浓烈、高调的表白,父母其实并不能看到。

不吝于在社交场合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要把朴实真挚的感情变成精心包装的炫耀。正如一些网友建议的,在母亲节里,就不要再抱着手机了,好好陪在父母身边,跟他们聊聊天、吃顿饭,享受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的确,一家人在一起比在朋友圈里发任何都更令人幸福,也令人安心。自然,也才真正能让父母开心、快乐。

(2017-05-13 0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