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物保护 > 浏览文章

放飞萤火虫:一点不浪漫,其实很残酷

作者: 日期:2022年12月10日

前阵子看到一则消息:宁波市江北区火车来斯体验园计划在7月8日到10月7日连续举办萤火虫之夜光影秀,宣称将会放飞十万只萤火虫,部分萤火虫来自千里之外的西双版纳。

不过,这项活动最终在一众网友中的抵制声中被叫停,让人不禁暗自为这批萤火虫松一口气。

萤火虫放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的活动,也都有同样反对的声浪和相关的科普。可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放飞屡有发生。想看萤火虫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通过购买萤火虫放飞,绝不是个正确的选择。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萤火虫本身。

萤火虫的秘密生活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古往今来,人们对萤火虫怀有特殊的感情,在文艺作品中留下了很多萤火虫的形象。

夏季,点点黄绿色荧光散落在田间林下,曾是很多人童年时代念念不忘的景象。


萤火虫(黄脉翅萤)
《礼记》中描述: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在有水草的地方看到萤火虫,以为萤火虫是由草腐烂变化而来。而今我们都明白,腐草为萤只是因为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对萤火虫抱有浪漫而又美好的猜想。

狭义的萤火虫指的是萤科的昆虫,广义的萤火虫还包括雌光萤科的昆虫。它们都属于鞘翅目,也就是俗称的甲虫。

和其他甲虫一样,萤火虫的一生会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雌雄萤火虫交配后,雌虫就会产卵。萤火虫的卵呈圆形或卵圆形v很多萤火虫从卵开始就会发光。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孵化出幼虫。萤火虫的幼虫体型细长,其貌不扬,完全看不出成年后的样子。

依据幼虫生活的环境,萤火虫分为陆生、水生和半水生三种,其中,陆生萤火虫占大多数。


萤火虫的卵(黄缘窗萤)



萤火虫的幼虫(黄缘窗萤)


萤火虫的幼虫(黄缘窗萤)取食蜗牛


萤火虫的蛹
有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萤火虫的幼虫都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陆生萤火虫的幼虫,喜欢在阴凉潮湿的落叶层或草丛里活动,主要以蜗牛、蛞蝓、蚯蚓等无脊椎动物为食。水生萤火虫有适应水生生活的气管鳃结构,主要以水中的螺类为食;半水生萤火虫种类极少。幼虫经过几次蜕皮后化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羽化为成虫后飞出。因为它们常常在有草、潮湿的地方活动,所以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草变来的。

萤火虫为何要发光?

萤火虫的腹部长着独特的发光器,在发光器的发光细胞内含有萤光素和萤光素酶,萤光素在萤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反应,便可发出荧光。

萤火虫的光是一种冷光源,反应中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都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少量转化成了热能。这种高效的光能产生方式,利用现代科技都无法复制。


萤火虫的发光器
所有萤火虫的幼虫都会发光,很多种类卵期和蛹期也会发光。但是并非每种萤火虫的成虫都会发光。

有一些萤火虫成虫不会发光,这些萤火虫通常在白天活动,发光器退化了。还有一些萤火虫雌虫发光、雄虫不发光。对于会发光的萤火虫来说,日落后一小时是它们发光的高峰期,之后光会慢慢减弱。

人类用语言和文字交流,对于萤火虫来说,光,就是它们彼此之间通讯的语言。萤火虫长着发达的复眼,这也是它们用视觉识别光学信息所需。每种萤火虫都有自己固有的发光频率,可以被同类识别,找到彼此和配对。



萤火虫交配
在北美,有一种俗称为女巫萤的萤火虫,雌虫除了发光吸引同类雄性,还会模仿另外一类萤火虫的发光频率,吸引另一类萤火虫的雄虫过来,将其吃掉,这种行为被称为光学拟态。

萤火虫缘何越来越难看到?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看到过萤火虫。而今,萤火虫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萤火虫是一类环境指示生物,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要有洁净的土壤和水源、足够的湿度、充足的食物,还要有足够黑暗的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萤火虫的栖息地很多都被开发殆尽,加之来自工农业的水质污染,杀虫剂农药的滥用,大面积的光污染使得萤火虫种群急剧下降。

近年来,萤火虫种群又面临了新的威胁,那就是萤火虫贸易。因为萤火虫越来越难看到,人们又想看萤火虫,一些商家就采用了大量采购萤火虫放飞的形式来招揽游客。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据华中农业大学付新华教授的团队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的中国萤火虫活体买卖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在网上经营购买萤火虫的网店已达49家,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活体萤火虫捕捉收购线上交易线下大量批发配送景区或公园内萤火虫放飞的产业链,超过五分之一的萤火虫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死亡。

萤火虫放飞,浪漫背后是残酷

有些商家号称有大规模饲养的养殖场,这些都是为了掩饰恶行的谎言,如果商家真的按照流程规范饲养和繁殖,恐怕要入不敷出。因为萤火虫繁殖量并不大,且繁殖周期很长,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周期因种类而异,短则几个月到半年,长则一年以上。

此外,萤火虫对土壤、水质、食物的要求很高,单是要保证这几点都很难,需要花费高额成本,还需要成熟的饲养技术,这些商家都不具备也不可能去投入。实际情况就是,商家在有萤火虫分布的地区以低廉的价格找当地人收购,再批量倒卖出去。对于当地人来说,虽然收购价低,但是这是一笔无本的生意,一晚上抓几百只萤火虫快递出去就可以赚几百元,商家的利润则更高。

就萤火虫本身而言,卵和幼虫期长,而成虫寿命短,多数种类成虫后口器退化,仅有一两周的寿命。如果要连续多日放飞,需要捕捉大量的萤火虫,运输和保存过程中还有大量的损耗。这些萤火虫放出去以后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风景,很快会死亡,死亡后需要再捕捉新的填补。

此外,萤火虫的自然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一些在云南有自然分布的萤火虫种类,在宁波本地就没有。这种异地投放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情况是放生即是放死,萤火虫无法在新的地点生存和繁殖,快速死亡;另一种情况是外来的萤火虫非常适应新的环境,大量繁殖造成入侵,挤压本地萤火虫和其他同类生态位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本地物种受威胁。

因为萤火虫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无论如何选择,对萤火虫本身都不是一件好事,同时造成了一种危险的处境:非原生地的萤火虫投放了大量不适宜本地生存的萤火虫,而原生地的萤火虫被大量捕捉,数量急剧下降。

有人说,那放本地有的种类总可以吧,但是本地的种类从哪来呢?依然是在有萤火虫的地方大量捕捉收购再集体放死,总体结果就是把萤火虫逐渐赶尽杀绝。

所以,萤火虫放飞活动并不浪漫,浪漫背后是为了一己之私的冷血和残酷。如果想要看到更多的萤火虫,要做的是可持续的保护,而非杀鸡取卵。作为普通大众,不去看萤火虫放飞活动就是对萤火虫的一种保护。

萤火虫,该如何观赏和保护?

萤火虫保护,最重要的还是保护萤火虫的栖息地。萤火虫对环境要求很高,有萤火虫的地方,通常环境也是很好的。除了一些山区,在有些城市的市区内也能看到萤火虫。可见,萤火虫挑剔又非那么挑剔,只要把环境维护好,萤火虫还是会在有人居的地方生存,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岩户川社区就有一例非常经典的萤火虫复育案例。这个社区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村里有一条小溪,溪中生活着源氏萤的幼虫,所以在当地很容易看到萤火虫。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住户增加,大量生活污水被排到溪中,原本洁净的水变成了臭水沟,萤火虫也随之销声匿迹。1985年,在横须贺萤火虫协会的组织下,岩户川社区开展了源氏萤的再生项目。首先从居民家里的排水系统开始改造,将生活污水集中排到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再改造河岸、清理溪流,创造适宜源氏萤生存的环境。随后,协会组织会员在溪流中放归人工饲养的源氏萤幼虫以及它们的食物川蜷(一种淡水螺类)。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了2002年,当地已经恢复了萤火虫种群,形成了一大景观。

2003年,这个案例获得了当年的河流成就奖。

在原本有萤火虫的地方,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也是一个保护萤火虫的很好的途径。我曾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去过几次萤火虫观赏旅游线路。这些萤火虫保护区通常与长鼻猴的保护区在一起,下午坐船看到河岸边的长鼻猴。到了晚上就是萤火虫时间。船夫摇着桨,我们的船在红树林间的河道慢慢地向前移动。抬头看天空,满天的繁星像钻石镶嵌在黑色的幕布上。低头看四周,突然发现周边的树丛星星点点地发出白亮的光芒。这些散落在水边的繁星,正是萤火虫。成百上千只萤火虫同时在发光,忽明忽暗,璀璨耀眼,好像做梦一样。沿途的每一个树丛上,都有着一大群星星点点发光的萤火虫,好像被彩灯装饰的圣诞树。之后,船夫慢慢地把船靠近岸边,有一些萤火虫飞进了船舱里,等它们停歇下来时候我们就可以近距离看到它们的模样了。船夫会提醒我们不要抓捕和伤害它们。看完之后,船夫划船离开了岸边,在走之前又把船舱里的萤火虫轻轻地引到了外面的树丛上。

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对萤火虫的保护体现在各个细节上,我们可以欣赏观察它们,却不能占有和伤害它们,喜欢萤火虫就让它们在属于自己的环境好好生活,这样才能让每一个游客都能看到萤火虫。萤火虫为当地的旅游创造了可观的收入,同时旅游业也为萤火虫保留了生存的环境,这是一种双赢模式。


马来西亚的萤火虫景观
这种模式近年来在中国也有一些案例。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每年夏天都有赏萤活动可以参加,有专门的萤火虫科普互动,持续好几个月的时间,吸引了大量游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萤火虫景观 朱仁斌/摄
在湖北咸宁市通山县有面积22平方公里的大耒山生态保育园及珍稀水栖萤火虫种质保护区,保育园由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运营。大耒山依山傍水,萤火虫资源丰富。当地农民的传统产业是种植水稻,收入微薄。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与当地农民合作,引导他们采用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自然溪流灌溉等对环境友好的方式种植水稻,最终生产出来的亮火虫大米销售出去以后给农民提高了收入,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在当地还发展了萤火虫生态旅游产业,达到了三赢的目的。

以上的案例,都是基于长期的积累和科学的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而言之,想在未来持续看到萤火虫生态景观,保护萤火虫的种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就从反对萤火虫放飞商业活动开始吧。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山西岚县土豆花节
走进“小北京”
沈阳 盛京城内 大红灯
美丽德州董子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