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物保护 > 浏览文章

长江鲟首次实现单性繁殖

作者: 日期:2022年12月10日



中新社宜昌7月24日电 (郭晓莹 王红玉 唐东军)记者24日从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获悉,该所长江鲟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有近600尾雌核苗种完成转食人工配合饲料,最大苗种已长至15厘米以上。该项技术的成功突破,在业内尚属首次。
  长江鲟是中国特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的旗舰物种之一。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物种红色名录显示,长江鲟已经野外灭绝。
  为保护长江鲟,做好应对极端情况的技术储备,在今年春季长江鲟繁育期,中华鲟研究所开展了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冻精繁育苗种等多项人工繁育关键性技术攻关,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雌核发育,俗称假受精,在这种发育方式中,经过遗传物质灭活的精子虽可以正常介入卵子的激活,但其细胞核的染色体很快消失,并不参与受精卵的发育,胚胎的发育仅受母体卵子的遗传控制。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通常使用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的精子,使其生理活性保留但遗传物质失去活力后再受精。
  通俗地说,就是单性繁殖,只有妈妈也能生宝宝。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研究室副主任杜合军说。
  该项研究尝试利用灭活的长江鲟精子或其它鲟鱼精子诱导卵子发育、热休克染色体加倍技术或冷休克染色体加倍技术等多类技术,在人工诱导长江鲟雌核发育中应用,均取得不同程度成功。
  此外,中华鲟研究所还分别利用2015年和2018年冻存的长江鲟精子、冻存一周及24小时的长江鲟精子进行授精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利用冻存长达7年的长江鲟精子依然能够成功授精并生产出正常发育的长江鲟苗种。该项技术的成功实现,可有效避免长江鲟近亲繁殖、雌雄发育不同步情况,对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有重要意义。(完)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淄博碧桂园
人工湿地美景
百姓的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