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保护 > 浏览文章

厦门近岸海域再现“蓝眼泪”现象

作者: 日期:2022年12月10日



蓝眼泪现象 陈金海 摄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近岸海域再现蓝眼泪现象:夜幕下的海浪发出了明亮的蓝色荧光。
这一奇景吸引了不少市民争相观赏,也引来了另一种声音,怀疑蓝眼泪现象的形成与海洋污染有关。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顾海峰释疑:春季水温升高,海水中的夜光藻密度增加,才是蓝眼泪现象产生的原因。
夜光藻是一种典型的发光甲藻,其体内的荧光素酶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一个光量子,就是我们看到的蓝光。顾海峰介绍,静止的水面夜光藻不会发光,只有在有波浪或人为扰动的情况下,化学反应才会发生。
据了解,夜光藻是一种全球分布的原始甲藻,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有许多共生的绿藻,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暴发后会导致水体变成绿色;第二类没有共生的藻类,完全依赖捕食其他生物,分布在全球除极区外的各个海域,暴发后导致水体变成红色。我国海域出现的夜光藻大都属于第二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0℃~25℃,最适温度是18℃~20℃。
2021年3月,厦门港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出现蓝眼泪现象。顾海峰指出,今年厦门蓝眼泪现象出现的时间大幅提前,和厦门近段时间气温较高有关,但是目前出现的范围还较小。
蓝眼泪现象对海洋水体环境意味着什么?顾海峰认为,水体中没有夜光藻或者有太多的夜光藻都是环境异常的表现。
近十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厦门港开展了长期的观测,很少在水体中发现夜光藻,原因之一可能是厦门港受九龙江的影响,水体通常比较浑浊。近年来,水体治理效果明显,清澈的水体更适宜夜光藻的生长,夜光藻回到厦门港,表明厦门港的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顾海峰说。
需要注意的是,夜光藻过多也可能导致厦门港暴发赤潮,对环境再次造成伤害。夜光藻依赖于其他的生物,特别是硅藻才能生存,在富营养化条件下,硅藻数量大量增加,就可能导致夜光藻赤潮的暴发。由此,顾海峰呼吁,蓝眼泪现象提醒有关各方需持续关注、改善厦门近岸海域的水体环境。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迎接党的生日到来
生活
越南农村( Vietnam fa
榆林市石头上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