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偏远地区孩子打开科学探索之门
作者: 日期:2022年12月10日
在新疆巴楚县第二小学开展的天文主题科普教育活动上,学生们观摩科技志愿服务队带来的航天模型。受访者供图
共享科技馆、天文观测站、AI互动空间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不断上新。3D打印、无人机、天文和气象观测等之前看似遥远的事物,已变成这所深山小学的学生正在探索的对象。
如何在偏远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教育,为那里的学生打开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这是不少科技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解答的问题。在担任中益乡小学校长时,刘斌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科教融合。
将科学与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全国有不少民族地区正在实践、探索中。他们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经验?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语文课,也可以是科学课
糖是如何从甜蔗中提炼而来的?当糖厂开榨时,空气中时而弥漫蔗香、糖香,时而会有股难闻的气味,由淡渐浓,平时让人垂涎的糖制作时的味道为什么是这样的?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原理这是许琼容从支教的十月田镇红田学校附近糖厂得到的语文课科普灵感。
许琼容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第四小学的语文教师,还是昌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一名科技辅导员。在她眼中,生活处处有科学,随处都是科普的素材,是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契机。在黎乡支教的一年中,她不仅教语文,还试着把科普和语文,尤其是与写作相结合。
糖厂便是一个结合点。不少学生平时常路过糖厂,却鲜有人走进去。许琼容带着学生观察,亲身体验一车车的甘蔗变成纯净小颗粒的过程,引导他们去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既增长知识,又有助于写作,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在中益乡小学,任意一堂课都可以是科学课。刘斌告诉记者,学校在每个年级从相应的教材中选取1-2篇课文,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任务外,适当加入科普内容做引申。以《雷雨》为例,教师讲到刮风下雨时,不仅让学生感受段落层次和优美语句,还要加以介绍风、雷、雨等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
在刘斌看来,科教融合的一个层面便是课堂教学与科学普及的融合,即将科技教育、科技普及纳入全学科,使其与课程、课堂有机融合,与培养目标有机融合,与功能室配套相融合。用他的话来说,教学也是科学的一种普及。
在刘斌提出课堂教学与科学教育融合之初,学校不少教师有顾虑,担心学生能够掌握好课本知识本就不易,更别说拓展科学的内容。对于如何融入课堂,教师更是一时没有头绪。我们也是一步步试着来,教师看到学生对引申的科学知识兴趣浓厚,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刘斌说,正是这些课堂和科普融合的尝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科技教育,不只在课堂
但科技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刘斌认为,科教融合的另一层面是学校教育与社会上的科技机构进行融合,形成多层次、人人参与科学普及的良好氛围,多方协作提升科技教育的水平。
在中益乡小学,上新的除了共享科技馆、泥塑室、天文观测站等功能室,还有科学课教师。他们中既有学校自身培养的专职教师,也有校外科学机构成员。
2021年暑假,中益乡小学还来了一拨高校教授和专家,带着学生用天文望远镜仰望星空。刘斌清楚记得当时学生好奇和兴奋的样子,孩子们跑过来和我说,从来没用过这种角度看头顶的天空,觉得特别神奇。
如何让校内的资源更有效地补充、丰富校内教育,也是昌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郭周艳正在思考的问题。在她看来,在双减的背景下,该活动中心作为一种校外教育机构,对当地校内教育的补充作用更为凸显,学校没有的,我们来做普及;学校有的,我们要做精做强,做特长培养。
昌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自2007年成立,逐渐组建起航模、车模、机器人等多个科技兴趣社团,并与设在昌江县乡村学校的12所乡村少年宫建立帮扶结对关系,每月都会走进乡村少年宫开展活动。
有的学校比较偏远,开车也需两个多小时,一路颠簸。但我们每年要去,因为那里的孩子渴望看到我们的科技活动走进校园。郭周艳说。有的学校平时科技类活动非常少,活动中心每次去开展这类活动时,学生都舍不得离开,对于组装的航模、小机器人爱不释手,有的孩子会把送给他们的航模拿回家放在床头,即便很旧了也舍不得丢。
郭周艳记得,最初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航模体验活动时,孩子们很兴奋。但一说要教他们如何控制航模飞行,他们就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一方面怕航模飞机打到自己,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自信。但让她欣喜的是,这些孩子在活动中心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不断进步,有的还走上国家级比赛赛场,获得了全国航模比赛一等奖。
这也让郭周艳更加坚定,校内、校外教育两条腿走路,更能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为孩子们撒下科技的种子。
来自新疆的阿吾提艾沙不曾想到,自己会被一次到北京参加的科学营活动所改变。当时正在巴楚县第二中学读高二的阿吾提艾沙,在学校科技辅导教师的鼓励下,第一次坐上火车来到北京,并在那次活动的手工航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让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有了更多信心。第二年,他如愿考入石河子大学。他觉得,学校长久以来的科普课程和那次北京的科普旅行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小小的科学梦想变成理想。
让科技教育走得更远,需要团结更多人
85后青年罗凯如今已在巴楚县第二中学工作12年,目前是正高级科技辅导员。在带领学生参加和开展科普项目过程中,罗凯感觉自己的知识库在不断被掏空,尽管一直在学习,但仍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在他看来,想让科技教育走得更远,需要团结更多的人。
我尽己所能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的科普专家和教师带到学校,希望有更好的师资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吸引更多有志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人,罗凯还筹建起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名师工作室,并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吸引校内外更多的人来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科学调查体验、科普剧展演、机器人创意编程等活动。
为让更多人加入自己的队伍,郭周艳跑了不少相关企业、学校等,去洽谈合作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同时邀请科技爱好者来活动中心兼职。
最难找的是学校对口的教师,因为在校外做科技教育对他们的绩效考核、评职称等帮助很小,我们只能用科技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来鼓励他们,一遍邀请不成,有时就三顾茅庐。郭周艳说。
郭周艳认为,要促进科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应成立一个科技辅导员工作站,对参与的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认定和政策倾斜,让老师的工作和成果被看到、被承认,得到应有的待遇。
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教师水平提高了,才能改变一代又一代学生。中益乡小学语文兼科学教师唐大鹏说,除了让更多教师加入科技教育的队伍,还需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乡村学校的科教融合更需要学习型教师,以教促学,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带给学生全方位的引领。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袁洁 周呈宣 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6月13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