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观察 > 浏览文章

减贫扶贫的“中国经验”

作者: 日期:2019年11月12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亿多,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改革创新、接续努力,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中国探索走一条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之路,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经验。
资金、物质资助对于扶贫当然重要,但正如以往扶贫实践所显示的,短期的财务资助仅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要真正切实地消除绝对贫困,不仅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更需要扶贫理念、扶贫手段、扶贫模式的重大创新。
中国人口多,贫困人口规模大。如果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即按2010年价格确定的每人每年2300元的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高达7.7亿,即使是按当年的贫困标准衡量,这个数字也高达2.5亿。



试想,如果像国际上很多国家减贫一样,仅对贫困线以下人群发放食品券、给予救济,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恐怕还会给国家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率先进行经济制度改革,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民温饱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1982年,我国启动实施三西专项扶贫计划,拉开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1986年,国家制定扶贫标准,成立扶贫工作机构,设立专项扶贫资金,确定国家贫困县,实施区域开发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行动。
1994年,颁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到2000年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1年以后,启动实施两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调整贫困县,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我国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了区域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农村贫困地区得以通路、通电,并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当地的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也得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六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1660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六年累计减贫幅度达到83.2%,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18年末的1.7%。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
这样的成绩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称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现在,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还剩短短400多天时间。要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保证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收入超过4000元,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就要继续坚持精准脱贫战略,科学判断扶贫形势变化和贫困问题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分类施策,不断提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水平,把精准理念落到实处,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没想到山沟雾霾如此严
交作品了
观景台
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