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摄影 > 浏览文章

古银杏”植物界的大熊猫 ” —-国际摄影学会走进古银杏之都福泉采风活动

作者: 日期:2019年11月04日

  本社记者王玉伦福泉电讯:11月初正是观赏银杏的好季节。特别是在古老繁盛的古银杏周围,遍地金黄,秋季之景诠释得淋漓尽致。11月3日,国际摄影学会贵州分会联合贵州省古银杏研究保护协会,贵州银杏足球协会、共同举办了 ”植物界的大熊猫 ”古银杏之都福泉采风活动。国际摄影学会张桂珍主席、王玉伦、胡小波副主席;贵州分会谢世鸣主席,肖连宇副主席等;国际摄影学会广西分会梁海燕以及国际摄影学会的其他领导和会员参加活动,为传播地球科学和古植物学科普知识,打造贵州古银杏国际品牌,促进贵州旅游文化发展。微信图片_20191103232638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1103232444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1103232825_副本.jpg

贵州是古银杏之都,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在福泉,创树龄最高(5000岁左右)、树洞最大(直径4,97米)、树瘤最长(2,5米)多项世界之;惠水3300岁银杏每年硕果累累,盘县妥乐村1137株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村。微信图片_2019110400214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1103232620.jpg

传说中的那株千年古银杏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黄丝镇乐邦村李家湾这块狭长坝子的东侧,不知为何被称为“白秀才”(贵州人把银杏树称为“白果树”),难道是活得太久成精了?一棵老树三千年的阅历,才相当于一个人类秀才的学识,看来生为植物确实有点吃亏哟。这棵大树的主干坚韧挺拔,枝叶繁茂,主干和枝干的表皮内,渗出一条条血红的斑痕,宛如流淌的血脉,在方圆数里之外,便可看到他的婆娑风姿。古银杏树为雄性植株,树龄3000余年,树高50米,胸径4.79米,树冠覆盖600余平方米,需15个成人手拉手才能将其围抱。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资料记载,居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古银杏树之最,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2001年,该树被载入吉尼斯纪录。微信图片_20191103232757_副本.jpg          贵州省古银杏研究保护协会胡小波主席介绍银杏情缘及银杏科普知识

微信图片_20191103232533_副本.jpg

关于千年古银杏,有一个悲烈、凄楚的传说。很久以前,相传有位姓白的远方秀才,学问特别渊博。他赴京城参加考试,名登榜首,高中状元。有一次,白状元看到朝廷大臣霸占民女,荒淫无耻,害得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便奏请皇帝,要求对大臣绳之以法,以安百姓。不料朝廷中官员受贿,不仅不将白状元的奏本呈送,反而颠倒黑白,蒙蔽皇帝,反奏白状元骄傲自大,诬告忠臣,犯欺君之罪。皇帝大怒,白状元被贬充军,流落深山。一天,白状元来到李家湾,得到农家的热情招待。但因白状元悲愤成疾,最后还是冤死路旁。深山里的穷苦人得知这位力图伸张正义的状元的悲惨结局后,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合力将他安葬,垒了一个特大的坟墓。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去“挂青”扫墓。不久,在这座坟墓上长出了一株银杏树。人们认定它就是白状元的化身,便以白状元尚未发达时的身份称它为“白秀才”。随后人们又砍来树木,钉桩围栏,不准牛马践踏“白秀才”。一年大旱,庄稼枯死。人们就从很远的地方挑水浇灌,全力以赴挽救了“白秀才”。一年山火,草木熊熊燃烧,人们硬是冒火砍断火路,奋不顾身保护了“白秀才”。“白秀才”在人们的保护下,树,越长越高;枝,越长越茂;叶,越长越绿。才有了今天的千年古银杏。微信图片_2019110323254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110323260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1103232428_副本.jpg

黄丝镇乐邦村李家湾郎徳友支书说:福泉历来都有种植和保护古银杏树的传统,福泉市各地有许多的古银杏树,福泉将以此为契机,更加突出古银杏的宣传,强保护、增资金、重规划、培产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古银杏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加强古银杏周边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将之打造为一个生态良好、风景优美、宜居宜游的旅游品牌。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爱在鑫邦,你我同行
山东淄博:赵维社书画欣
革命老战士
走近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