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动态 > 浏览文章

20米客家人背带龙成清远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日期:2019年06月19日

造型奇特的“背带龙”。造型奇特的“背带龙”。

广州日报清远讯 (全媒体记者曹菁摄影报道)昨日,清城区源潭镇青龙村委会龙狮田村小广场里锣鼓喧天,一群壮汉舞起客家舞“鸡公狮”及造型奇特的“背带龙”,博得来自珠三角游客的阵阵掌声,共同庆祝这两项客家文化遗产通过清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

龙狮田村是客家人村,而旺龙活动则是客家人的传统文化。旺龙活动程序是,从该村的龙脉起源处,客家人将“背带龙”赶回村的祠堂。“背带龙”实质是一条20米长的人造龙(粤语“咩带龙”),是妇女用来背孩子的襁褓带包裹装饰的,“背带龙”最大的特色莫过于龙腰了。龙腰由16个竹圈子和一块长16米的红布扎成。各竹圈子直径约20厘米,相距一米。各用一根约2米长的竹竿撑着,用于舞龙。

在龙腰身上,还铺上各家各户的婴儿背带,共200多条。婴儿背带上写着每家的人名。背带的四条带子绑有“利市”。另外,还有一个直径20厘米的龙珠。这根用竹竿撑起的龙珠,由一人在前方挥舞,引着“背带龙”前行,寓意人丁兴旺。

据潘家老祠堂理事会理事潘庆龙介绍,328年前,潘家先祖从韶关市新丰县来到龙狮田村定居。据不完全统计,清城区辖区目前有几十条自然村属潘家客家人,总人口2500多人。潘家客家人至今仍传授“龙狮田客家舞鸡公狮”舞狮、武术、乐器伴奏技艺,培养乡土民俗传承人。

该村干部潘卓均表示,近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龙狮田村通过对特有的《旺龙》及《龙狮田客家舞鸡公狮》两项客家文化遗产的发掘与整理,成功通过清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也唤起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热爱和自豪感。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卓木其糌粑节
佳县木头峪古镇
金秋南疆行[塔吉克族人
圪崂老太戴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