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者故事 > 浏览文章

她退休手续已办却申请再扶贫

作者: 日期:2019年04月13日

  年过半百,她主动请缨,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退休手续已办完,她却向组织申请,继续驻村扶贫。云南省石林县纪委驻县人民法院原纪检组组长段惠仙
  群众不脱贫,我就不退休
  我立下过军令状,群众不脱贫,我就不退休。3月5日,电话那头的段惠仙笑声爽朗,说自己正在村里。
  当年,云南省石林县纪委驻县人民法院原纪检组组长段惠仙主动向院党组请缨:我在乡镇工作过,熟悉农村工作,更想在退休前发挥余热再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就让我去驻村扶贫吧。就这样,她从反腐前沿冲到了脱贫攻坚第一线,担任西街口镇芭茅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驻村伊始,她就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群众不脱贫,我就不退休。
  去年12月底,段惠仙的退休手续已办完了。但是我还想继续为村里脱贫做些工作,村里人也挽留我,我就主动向组织提出了继续驻村的申请。段惠仙说,现在,县委组织部已发文,再次任命她为芭茅村驻村第一书记。
  住下来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
  芭茅村是云南省石林县法院的挂钩帮扶村。离县城40多公里,因道路崎岖,从县城开车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有人说,去一趟村里的时间,都够开到省城了。
  初到芭茅村,段惠仙第一印象是荒凉和脏乱。该村地处石质荒漠化高寒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村委会办公场所位于村外的荒山坡下,遍地泥泞,连厕所都没有。
  既来之,则安之。段惠仙在村委会住下来,在村里扎了根。三年来,除了隔几天回家洗个澡或到县城办事,村里的办公室就成了她的住所,她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住村书记。白天到田间地头,晚上入户走访围炉夜谈,处处可见她忙碌的身影。
  村民经常在地里忙活,什么时候在家没个准点。脱贫是硬任务,有时限要求,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来回奔波的路上。只有住下来才方便家访,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扶贫才会更加精准。段惠仙说。
  她来的时候,村委会还没建起厕所,晚上她一个人住在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黑灯瞎火的,一个女同志,也够难为她了。谈起段惠仙的住村经历,芭茅村委会主任毕宏光说,刚开始我们都觉得奇怪,她为什么不待在城里,非要到农村自讨苦吃?后来,发现她是真心为群众做事,真想带着我们脱贫。她这样舍小家、顾大家,我们村干部工作更积极了。
  人勤了,脱贫的内生动力就出来了
  贫穷和脏乱总是如影随形。芭茅村委会下辖芭茅和路花两个村小组,多年来污水四溢、柴草垃圾等随意堆放,有的贫困户家中,更是垃圾成堆、乱成一团。
  段惠仙认为,首先要改变村里的脏乱现象。村干部想不通:别的村都在忙着上扶贫项目,她怎么忙着抓环境卫生这种小事?
  村内环境整洁了,人的精气神就出来了。能把家收拾得干净整齐的人,肯定是勤快人。人勤了,脱贫的内生动力就出来了。段惠仙解释说。
  她每到一家都要叮嘱搞好环境卫生,有时甚至动手帮忙打扫。路花村小组的贫困户张保寿,曾经是出了名的懒汉,每天上午睡到10点多不起床,庭院满地垃圾、一片狼藉,段惠仙就盯着他,早上到他家门口喊他起床,帮他打扫卫生、收拾杂物。她比我妈还管得严,她是真心为我好。张保寿由羞愧变感激、由懒惰变勤快,不但勤于搞环境卫生、积极抓生产,还帮着做其他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一起改掉懒散的毛病。
  在段惠仙的大力协调和上级部门支持下,芭茅村全力推进七改三清工作,硬化村内外道路,新建卫生室和公厕,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一系列措施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人居环境变好了,村风民风家风建设也不能放松。段惠仙沿袭当纪检组长时狠抓作风建设的思路,组织开展先进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子女评选活动,调动村民参与,选树身边典型,倡导良好家风村风民风,村里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扶贫工作也要抓住关键少数
  芭茅村共有贫困户32户97人,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村。段惠仙的任务,不但要让新识别的贫困户如期脱贫,还要摘掉芭茅村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压力再大,也不能退缩。经过不断总结思考,她摸索出了自己的扶贫之道:我们做纪检工作,讲究紧盯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做到精准监督。搞扶贫也一样,要抓住党员和贫困户这两个关键少数,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把贫困户的脱贫信心激发出来,紧盯贫困户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帮扶措施等关键环节,做到精准扶贫
  她带领村党总支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主题党日等活动,帮助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路花村小组党支部理清工作思路,与党员逐个谈心谈话,扭转庸懒散的风气,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在段惠仙的带领下,芭茅村党建工作亮点频出,2017年被评为县级党建示范点。
  她住在村里,更把群众放在心上,无论哪个村民有困难她都热心帮助解决,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段大姐。
  芭茅村小组贫困户卢吉才说:我家孩子大学毕业很长时间没找到工作,孩子上学借的钱也没还清,是段大姐帮忙解决了就业问题,我也去了一块心病。路花村小组贫困户张建伟说:我们搞人参果种植,遇到什么技术问题,她就帮忙联系科技人员;农副产品不好卖,她帮着找销路;谁伤了、病了,她又帮着办理医疗报销手续,她就是我们的好大姐。
  扶贫既要注重当下,更要着眼长远。让段惠仙欣慰的是,芭茅村建起了人参果和大蒜交易市场。这里适合种人参果和大蒜,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交易市场建好了,就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2018年,西街口镇的人参果节在芭茅村举办,新建的人参果交易市场共交易人参果约5000吨,均价每公斤6元,增加农民收入约300万元。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村入户、四处奔忙段惠仙说,在芭茅村工作虽然辛苦,但却感到充实而快乐。  目前,芭茅村的脱贫工作已经进入审核验收阶段,但段惠仙仍一如既往奔波在脱贫攻坚路上。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百年古建筑雕刻墙裙
豪车视觉盛宴
梅花.残荷
放飞欢乐 放飞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