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出生的苗族阿哥庹俊鶡,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项目的传承人
作者: 日期:2018年11月26日
1978出生的苗族阿哥庹俊鶡,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项目的传承人。在家人的影响下,他8岁就开始学习银饰锻造制作,12岁时自己独立打制出了一个手镯。如今,庹俊鹖终于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当一名银匠。
与银饰结缘 从小的愿望就是当一名银匠
彭水河堡街学苑小区底楼的一套房子,就是庹俊鹖的住房兼手工作坊。庹俊鹖每天最开心的事,便是在这里制作银饰品 。
记者见到庹俊鹖时,他正忙着将银块熔成银条。喷枪吐出红蓝色的火焰,银片瞬间发红,镊子夹起,淬火 熔铸烧焦、叮当敲打间,银片上开起了一朵花,脉络清晰可见。
打银饰这手艺是祖传技艺,追溯到哪一代我不知道,但从记事以来,父亲、大伯,整个一大家子人都会打银饰。 庹俊鹖说,自己是在长辈们制作银饰的敲打声中长大的,对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有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再加上从小耳濡目染,他对银饰加工的程序和方法了如指掌。
庹俊鹖回忆,自己12岁时便打出了人生的第一件作品,一个铜手镯。 银子宝贵,打坏了损失就惨重了,小时候我一般都是用铜来练手艺。
那个时候,整整花了3天时间,他才打出一个手镯。庹俊鹖说,当父亲夸奖自己 打得不错 时,自己的心里甜甜的,从此,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出色的银匠。
可是,在后来的10多年里,庹俊鹖并没有走上银匠之路。
四处学艺提升技术 珍惜自己的每一件作品
成年后,庹俊鹖曾辗转多地在外地打工,最后,他决定回到彭水,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一年,他刚好30岁。
庹俊鹖把自家的住房改成银饰加工店。 不仅苗族,还有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朋友们也喜欢银饰,但各族的银饰特点和制作技艺都不太一样。 庹俊鹖说,做一名出色的银匠,得不断地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