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报道 > 浏览文章

万隆80余年中药房造福印尼人民(图)

作者: 日期:2018年08月10日

万隆80余年中药房造福印尼人民(图)     在印尼万隆闹市区,有一家传承三代人、经营了80余年的中药房,抓药卖药的“伙计”都是不会讲中文的印尼本地人。图为印尼伙计在抓药。 林永传 摄

  新时社网万隆9月3日电 题:万隆80余年中药房造福印尼人民

  新时社网记者 林永传

  车子在印尼万隆市中心繁华的苏迪曼街缓慢行至25号店门口停下,充当向导的印尼中华艺术书画协会执行主席李惠珠说声“到了,这就是万隆市最有名的中药房”。

图为印尼“伙计”在给印尼顾客介绍中药。 林永传 摄 图为印尼“伙计”在给印尼顾客介绍中药。 林永传 摄

  落地玻璃的店门外并没有任何中文标识,从车流滚滚的苏迪曼街望去,店面并不惹人注意,然而不断进进出出的顾客人流则汇聚着这家店的人气,说明其生意的兴隆。

  记者下车跨进店门,即刻感觉了与店外形象的“大不同”,6个印尼“伙计”不停地忙碌着,有的抓药称药,有的用印尼语向顾客介绍、讲解着中药的煎法服法。

  店老板游尚宏一边熟练地拨拉着算盘在估算药品价格,一边不停地用印尼语招呼着一拨又一拨的印尼顾客。

图为印尼“伙计”在给印尼顾客介绍中药。 林永传 摄 图为印尼“伙计”在给印尼顾客介绍中药。 林永传 摄

  靠近店门左侧中药柜的上方,一幅醒目的画作首先引起记者的好奇。“这不是中国福建省的永定土楼吗,为什么会挂它?”,记者的采访从这幅画开始。

  “是啊,因为我的祖籍是福建永定,我爸爸是从那边来印尼的”,66岁的游尚宏介绍了家族的“创业史”。

  游尚宏的父亲游标祥13岁从中国福建永定来印尼谋生,于1936年开办了这家“万安和”中药行。

  “父亲过世后,我大哥游尚东接手了药行的生意,后来哥哥年纪大了,就由我来打理”,游尚宏介绍说,自己有15个兄弟姐妹,还健在的3兄弟都尊从父亲的教导,从事中药行的行当。“三哥在雅加达开中药行,这幅画就是他从雅加达买来让我挂在这里的,看到它,人们就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游尚宏说。

图为中药房顾客盈门。 林永传 摄 图为中药房顾客盈门。 林永传 摄

  “中药行在万隆的生意如何?,顾客中印尼人多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游尚宏回答得很是利落爽快:“生意不错,顾客基本上是印尼人啊”。

  游尚宏说,自从中国与印尼恢复友好关系以来,随着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印尼当地人也越来越信任中医中药,他们都盛赞中药效果很好。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学中医,没办法坐诊开药方。如今不仅在万隆,在印尼各地,有行医资格的中医太紧缺了”,据游尚宏介绍,现在不仅很多华人,而且不少印尼人特意到中国学习中医,目标就是回印尼当一名中医师。

  “到我店里抓药的,都是到有资质的诊所开了药方的。你看我的营业员都是印尼人,他(她)们虽然不会讲中文,但看得懂药方、看得懂药名,卖药抓药得心应手”,记者发现,与中国中药房里抓药的“伙计”比,这些印尼人的熟练程度毫不逊色。

图为药房老板游尚宏在估价。 林永传 摄 图为药房老板游尚宏在估价。 林永传 摄

  “因为他(她)们对中药有兴趣,接触时间长了,熟能生巧”,游尚宏介绍说,这些印尼员工在药房工作时间长的已近30年,短的也有10多年了。

  谈到中医药行业在印尼的前景,游尚宏说他非常看好。“我儿子30岁了,也在店里帮忙,正准备接我的班呢,希望能将父亲创下的这一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

  80余年老店,三代人的传承。如今的“万安和”,正以1000多种中药、数百种中成药的精品,造福着印尼人民。(完)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长白山区摄影人
高明端午龙舟民俗文化
榆林过大年
老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