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渊源 > 浏览文章

书香门第——陈氏家族一封尘封已久的家书

作者: 日期:2017年12月12日

陈氏家训

  事亲必孝,待长必敬。兄友弟恭,夫义妇顺。

  冠婚丧祭,秉礼必慎。学文必功,习武必勤。

  治国必忠,治家必严。居功毋骄,见恩必谢。

  士农工商,择术必正。毋听妇言,而伤同气。

  毋作非法,而犯典刑。

  毋以众而暴寡,毋以富而欺贫。

  毋以赌博而荡产业,毋以谣辟而坠家声。

  制行唯严以律已,处世当宽以绳人。

  苟能行之于久久,当必报之以冥冥。

  兹训词实系废兴,诵之再三,尔其敬听。

陈姓家谱介绍

  陈姓族谱等级观念森严。对于那些曾任高官显宦,封妻荫子,荣宗耀祖者,往往大书特书,惟恐不详尽,而对一般的陈姓子弟,仅写上姓名,没有其他介绍。

  陈姓视耕读为正业,对其他职业采取鄙视态度,如对经商者,即使拥资巨万,经营有方,族谱上也是录其姓名,不提成就,更无赞誉之辞。同是死亡,因身份不同,称呼也就不同,有官者称“卒”,其他人不能享受这一殊荣,只能称“死”或“不禄”。重男轻女为陈姓族谱乃至所有族谱的共同点,男子的结发妻子叫“元配”,继娶者如系未婚女子称“继配”,所娶如系改嫁之妇,则称“继娶”,不能有一点混淆。夫亡不嫁者予以旌表,再嫁者受歧视。

陈氏家谱修谱

  “谱以传信,犹史也” (宣统元年修《陈氏族谱》凡例)。族谱,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的修撰往往被视为一件十分神圣的事,因为它将记载这个家族的渊源、繁衍、荣衰升沉。一般来说,三十年左右即要修谱一次,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家族都洋溢着一派庄严与喜悦之情,祭祀场面的隆重,各房各支无论贵贱的慷慨捐资,成立各种机构的热闹繁忙,都体现了这个家族的成员对于有关自己在内的生命史的高度关注,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寻根”意识的强化。

  每修一次谱,都有一种缅怀列祖列宗的深刻内涵,对家族生命史作一种全面的肯定和阶段性的总结,举凡子孙的繁盛,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的生与死的记录,都无不进入这部史册,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

  同时,修谱还有一种纯正本家族血缘的重要作用,确立嫡传,清录支派,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在伦常教化上,则严格地表现为明长幼,定尊卑,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原则,使代代子孙恪守不悖.这种修谱的神圣性,还表现在对“真实”的刻意追求。修谱机构——谱局成立以后,即向各房发出书面通知,要求限日上交本房世系和今系的详细草稿,就连死去的人的坟茔位置也必须准确标明,“凡葬所注明左右东西者,俱以登山坐势论” (《陈氏族谱》凡例)。谱局的初稿写出后,通知各房房长来亲自校对,以免出现漏误。

  在族谱正式印刊后,所有的老谱一律缴收,除存二册归公外,其余尽皆焚毁,防止有不肖子孙私售与人,贻为后患。各房发新谱一册,由房长妥善收藏。不得让外族人观看,不得在空白处私自填写,并规定三年一核对,在祀祖的日子里,各房携谱人祠,看是否有损坏和损失,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陈氏家谱的祖训家训与家规集锦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录自《厦门殿前陈氏族谱》)

 清朝时期家族曾是洛阳当地名门望族,因为地区动乱以及奸人陷害曾遭到满门迫害,族人死里逃生者寥寥无几,到如今族人分散各地无法联系,了无音讯,洛阳地区一脉传承,世代从良,耕读报国,发展至今区域内有近万之众,多年寻根问祖家谱难觅上谱,族人之中有抗美援朝老党员,法院法官,政府干部,企业家,文人士族,文艺家以及媒体记者等出身书香门第之士。小编父辈从教多年,退休在家务农,自身勤学好问,苦心修炼,奋斗至今已是全国新闻媒体联谊会上海秘书处管理人员,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新时社网特约记者,生活类杂志和自媒体自由撰稿人,广告传媒界资深媒介代理人,国际贸易公司执行董事等职,特写此篇文章给族人也给家人以加深联系沟通之桥梁纽带,增加族人早日团圆之愿望。小编祖籍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平等乡马回营村,百年前迁居莘营村定居,已传至五代族人,现有四世同堂几十口人,三百多年家族兴衰,育万人枝繁叶茂,方圆十里宗亲遍布,排字辈爷爷辈排凤字辈,父辈属学字辈,吾属乾字辈,名为遵,字号名:阿丹,寓意怀念家乡,思念吾族不忘根本之意。洛阳以牡丹为荣千百年,陈氏以牡丹为媒寻亲问族,望吾族之辈见此文如见吾本人,加深宗亲感情请联系13564188727现职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老码头园区办公)

  文稿编辑 特约记者  阿丹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银杏林
沙子诉说的故事
舞韵
粽叶飘香——情系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