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者故事 > 浏览文章

社区“声音志愿者”为盲人送福音

作者: 日期:2017年11月05日

近日,姑苏区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学院的10位热心居民组成声音志愿者助盲团队,为生活在社区里的盲人和视力障碍人士提供阅读和教唱歌曲等服务。记者发现,有声读物已融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而在社区,一些志愿者正努力利用他们的声音特长,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场景的志愿服务,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News-item-image20171019192241
超9成调查者尝试过有声读物
家住平江街道梅巷社区的小徐是一名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的时间安排相当紧张,几乎挤不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长时间阅读。但即使这样,他一年中也读过了不下20本书,超过了苏州人的平均阅读书籍数量。
小徐读的书多数是通过上班路上听书完成的。他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时间路上要开车半个小时左右,每天这一个小时就是他的读书时间。虽然每天听的时间不多,但累计下来相当可观。例如以前读书时望而生畏的一些大部头作品,就是通过听来完成的。一部上百万字的《三国演义》,两个月也就听完了。这样一年下来,读了超过20本。
记者了解到,随着数字化媒介App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尝试过有声读物,其中超过三成的受访者经常听书。
至于有声读物受到欢迎的原因,数据显示,52.0%的受访者觉得听比读更加轻松有趣,49.6%的受访者觉得有声读物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40.1%的人认为可以彻底解放眼睛等待。所以,有声读物者几年来已经完全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声音志愿者为视力障碍人士点亮心灯
社区志愿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个变化,他们也成为其中的参与者。今年国际盲人节前,二郎巷社区学院的10位热心居民组成了声音志愿者助盲团队。这些志愿者都是社区里的文艺骨干,或热爱唱歌,或喜欢昆曲,或擅长评弹,或乐观健谈。总之都是在声音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居民服务。
家住二郎巷的刘英今年57岁,视力残疾一级,除了吃饭和休息,刘阿姨每天只能守着一台收音机和一部电话,心里的寂寞可想而知。
因为眼睛看不见,我一年到头基本上不出门,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也都是找亲戚、朋友帮忙。虽然日常生活也能继续过下去,但真得很枯燥、很乏味。刘阿姨说。
刘英阿姨等15位视力障碍人士成为了声音志愿者的首批服务对象。和刘阿姨结对的志愿者是社区昆曲达人高林珍阿姨。高林珍除了平时帮刘阿姨买菜、配药外,还会定期上门教刘阿姨唱昆曲。
我年轻时就很喜欢听戏,有时候也会跟着收音机自己学着唱两句。刘阿姨说,之前因为没有人教,自己总是唱不太好,但是在高阿姨的指导下,已经从昆曲中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和自信,现在每次听到高阿姨的脚步声,心里都是乐滋滋的。
二郎巷社区书记陈怡告诉记者,目前辖区生活着15位视力障碍人士,由于视力的限制,视障人士生活有诸多不便,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都比较孤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而这些声音志愿者在关心盲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News-item-image20171019192252
有声读物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记者了解到,除了二郎巷社区外,姑苏区一些街道社区中已经有不少这样的声音志愿者,他们除了帮助视力残障人士进行阅读意外,还给普通市民带来了欢乐和享受。
沧浪亭社区在寒暑假时便会邀请辖区内的孩子们走进社区,用喜马拉雅上的有声小说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社区志愿者特意选择了一些长篇小说,每天只播放一个章节,以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拙政园社区,夏三媛是社区拙政好家风志愿队中的一员,经常参与到扶弱帮困的活动中。有时候看到一些不识字的孤寡老人和视力残障人士生活单调,我也会坐定下来给他们读一读书,金庸的武侠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有人跟我说过,虽然一次可能只读半个小时,但让他们一天都感到有滋有味。
双塔街道第五联合工作站有一个读报会。该工作站站长程丽莉告诉记者,早在2010年,第五联合工作站还没有成立,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就专门成立了这个读报会,出发点也是为了服务辖区内的一位盲人居民,后来这位居民搬到园区去了,但这个读报会没有因此中断。考虑到辖区内有一批老年人,年纪大了,不识字,读报会的志愿者就开始为老年人服务。他们不仅给老年人读书读报,还会讲讲社区的新鲜事,以及老年人能享受的各种相关政策。《姑苏晚报》《苏州日报》以及一些养生保健类报刊最受老年人欢迎。
程丽莉告诉记者,目前这个读报会一周逢周三周五固定举办,基本能满足老年人的阅读需求。
但是,现有的这些有声读物,不管是社区志愿者自编自创的,还是网络上流行的App读物,尽管数量众多,但真正适合社区居民需求的,还远远不够。
因此声音志愿者的需求量很大,陈怡说:今后,我们还考虑在二郎巷社区学院开设适合的课程,以便扩大声音志愿者的队伍。陈怡说。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纯真的笑容
功夫挂面
元宵节
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