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渊源 > 浏览文章

“东方剑桥”湄潭办学记

作者: 日期:2017年06月07日

  湄潭县城东回龙山下,坐落一处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那就是湄潭文庙。这历史悠久的湄潭文庙,因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来此办学而名扬四海。而今已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湄潭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回龙山西面五级平台上,由下至上布建棂星门、大成门、东西庑、钟鼓楼、大成殿、崇圣祠。棂星门前建有月池和状元桥,临街大影壁两侧各有一道侧门,下数步石级直通县城东大街。明天启二年及清咸丰九年,文庙曾二次毁于战乱,又两度重修。光绪四年,城乡民众募银上漆饰金,方使其“画栋雕梁,流光溢彩,美仑美奂”。

  湄潭文庙及左侧的文昌宫、东书院,堪称旧时湄城高尚文化的象征。清代湄潭<县志)记述:“湄城秀于全黔,地雄古播。化成自古,气淑于春。湄水桥边,半鸣弦之宝;狮山城下,皆读书之灯。夏则诵而冬则弦,生徒祁祁讲舍;春以椒而秋以桂,学者侃侃文坛。”由此可见,旧时湄城文化之发达也。

  20世纪40年代前,文庙原设民教馆,后进驻国民党县党部及县参议会。1940年初至1946年9月,西迁湄潭的浙江大学在此办学7年之久。建国后,棂星门以下改建成县府大楼,大成门以上辟作职工宿舍,常住十余户人家。1984年夏,一些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的浙大校友参观当年浙大办学旧址时,建议修复湄潭文庙,使之成为浙大办学纪念馆。此意见得到省县两级政府和文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迅即拨专款进行文庙维修和纪念馆的筹建工程。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来湄时曾给以关怀,说:“湄潭是个好地方,浙大这么多人在此住,可以请他们继续对湄潭的发展作些贡献。”

  1990年夏天,文庙维修工程竣工。修复后的文庙,基本上保持了旧时风貌。大成殿、大成门前后檐柱上的镂雕木狮、木麒麟,前后槛额上的饰金木雕装饰,内部穹顶上的饰金彩绘图案等保存完好;门前两边石级中间的鱼龙高石浮雕及石铺天井上边的饰有花草动物浮雕的拜台仍风韵依旧。文庙可称湄潭县境内保存最好的古建筑,其中精湛的木石雕刻艺术更是不可多得的。

  二

  1990年7月21日,“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在修茸一新的湄潭文庙隆重揭幕,湄潭一中更名“求是”中学挂牌仪式亦同时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校友和佳宾出席了庆典。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派出代表团莅湄祝贺。当年曾在湄执教的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等数十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发来了贺电、贺函。苏步青先生亲自题写了馆名和校牌,并将1944年在湄潭著的一首<望江南)词书成条幅,赠陈列馆作纪念:

  湄潭好,黉舍是邻居。不辍弦歌离乱里,常明灯下晚晴初,十室九图书。

  中外事,万卷任翻舒。到处相逢雅语密,一城高僻俗尘疏,谁信在江湖。

  新落成的“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生动地将一部浙大50多年前西迁办学的历史展现在人们眼前。步近文庙,眼前的景象很快将你带进一种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门前两边园林前,两块高大的石碑记述了文庙的历史沿革和浙大西迁办学历程。大成门上挂着苏步青先生题写的金色楷书馆牌。前厅中央刻有“前言”的大屏风前,竺可桢校长的半身塑像端放在1米多高底座上的玻璃框中。屏风面向天井面缀有竺先生“求是精神”手书体木刻大字。两根中檐柱嵌有一副楹联:

  抗日烽烟遍九洲,忆青衿负籍,千里来此山明水秀地;

  报国壮志在四海,看红松拔地,万株尽为社会栋梁材。

  西迁陈列馆分布在东西庑和钟鼓楼中,其内分“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求是群芳谱”“今日求是园”和“湄杭情谊深”六大部分。整个展馆展出500多张照片和数百件珍贵文物。

  参加揭幕的客人们在参观浙大办学旧址和西迁陈列馆后,对浙江大学当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流亡办学这一伟大壮举惊叹不已,并对湄潭在刚解决温饱后就办了这件值得称道的大事给了很高的评价。浙大原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在致辞中说:“浙大西迁陈列馆是浙大艰苦办学的历史见证,是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教育的讴歌,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浙大西迁陈列馆将与历史永存!”

  三

  “漫漫西迁路”馆,以数十幅历史照片和一批珍贵史料文物再现了浙大一迁浙西、二迁赣南、三迁桂北、终迁遵义、湄潭的艰苦历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将侵略的战火蔓延到沪杭一线。为了坚持办学,积极抗日,竺可桢校长毅然率浙大上千师生员工和2000多箱图书仪器,踏上了西迁办学的征途。两年间,跨越江南六省、跋涉5000多公里,终于到达了黔北大后方,开始相对安静的七年流亡办学。浙大西迁路线正好与三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走的路线基本吻合,到达的终点又正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而人们把浙大西迁称为“一支文军的长征”。

  为什么要选择湄潭作为迁校地址呢?有关档案资料竺可桢日记对此作了详细记载。

  1932年8月,日机轰炸宜山,浙大校舍遭劫,竺可桢决意再迁贵州或云南。2月25日,在赴渝途经贵阳时,遇省技术室主任宋麟生,宋劝浙大迁遵义之东的湄潭,说湄潭二三月可通公路,米价极廉,并有华姓之大屋可使用。竺又到省警察局晤湄潭籍人陈世贤、陈世哲兄弟,陈“谓其地出产甚丰,肉每元七八斤,鸡蛋每元100个,米3元一担。其地有水多鱼云云”。三四月份,竺校长通过遵义县长刘慕曾与湄潭县长严傅泉(江苏人,曾任江阴县长)联系校地址,严致函竺校长,深表欢迎。

  6月13日,竺校长在胡刚复、张孟闻陪同下,从遵义坐滑竿走了两天到达湄潭。开始了他首次湄潭之行。6月15日在县长严溥泉和湄潭中学校长冉茂森等人陪同下,对县城及周围情况进行了考察。他们出北门到了禹王宫,过七星桥,绕道龙福寺,经魏家院子至唐家祠堂及贺家祠堂,向南到冯家院子。由此经火焰山过老平桥,到南面的万寿宫。中午至观音洞用膳。回城时一路察看了朝贺寺、文庙、男小及关王庙等处屋宇,三点半回县署出席严县长主持的湄潭各界廿一团体欢迎大会和晚宴。

  6月22日,竺先生带着考察情况到贵阳晤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吴亦赞成湄潭,说湄潭文化高尚,物价低廉。

  以后数月,浙大与湄潭通过电报、信函联系不断。湄潭县政府将城区300多间可供使用的房舍、祠堂、庙宇画图送浙大,并成立由各界要员参加的“欢迎浙大迁校委员会”专门负责迎接浙大迁湄事宜。

  到了11月,日军登陆北海,进犯南宁,广西告急。12月12日,贵州省政府发布1823号训令:

  令湄潭县政府:

  查国立浙江大学,将由广西宜山迁来本省,所有校址,业经选择在该县境内,并先勘有附城房屋多幢,作为教室宿舍。仰即预为准备,切实协助,为要!

  主席 吴鼎昌

  从陈列馆展出的竺可桢校长与湄潭政要往来电报、信函和湄潭欢迎委员会历次会议纪录中可以看到,五年前,曾热情迎接红军的湄潭人民,如今又以满腔热情,欢迎浙大这支文军长征队伍的到来。

  1939年12月6日,浙大师生离开桂北迁赴贵州。1940年1月竺可桢校长到贵阳会吴鼎昌,要求能于短期内完成遵义至湄潭的公路。2月16日,竺校长抵遵义,受到全城士绅欢迎。由于遵湄公路还有部分桥梁未竣工,浙大只得一面暂时安排房屋在遵义开学上课,同时派理学院院长胡刚复、农学院院长蔡邦华等人赴湄作筹备工作。5月6日,竺校长偕胡刚复、蔡邦华及遵义县长刘慕曾来湄,次日列席欢迎委员会会议,决定湄潭国民党县党部立即迁出文庙,文庙及其他备用房舍交浙大使用。1940年6月6日起的三天内,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抵湄潭,6月10日正式开学上课。

  9月12日,竺校长偕胡刚复及胡建、费巩教授来湄,下午视察看了梵天宫、财神庙等处。夜宿文庙,见月大佳,金桂盛开,心情十分舒畅。次日,竺校长一行乘车到了城北二十公里的永兴镇,察看了江西会馆、三楚会馆、南华宫等处。回遵后,决定将滞留贵阳青岩的浙大一年级迁到永兴镇,将理学院和师院理科迁湄潭县城。

  浙大湄潭分部在文庙。大成殿内设图书馆、校长办公室。其余各处设总务室、医务室、教职员宿舍、膳厅。竺校长来湄时住医务室。

  东城墙扶风山下原是一垮田土,浙大在这里购地修建了仁、义、礼、智斋作男生宿舍,还在江边建了厨房、膳厅(又兼礼堂)、运动场和游泳池。又在文庙北侧修了一栋女生宿舍。

  物理系在湄江西岸的双修寺。这里古柏、桂树笼罩,环境十分幽静。王淦昌先生在这里新建了物理实验大楼。

  农学院在城西驻地贺家祠堂周围租用200亩建浙大农场。场中高台上新建了病虫系大厦。在临江的小山顶建了一座小木亭,取名“七七亭”,又叫“织女亭”。其含义有双重意思:一是“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入侵,国破家亡,观此亭不忘国耻;二是西迁离家万里,与家人如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然而这些离乡背井的文化人,在湄潭这秀丽的边陲小城执教育人,心中仍充满自豪与安慰,便在亭柱上刻一联以表心迹:

  一亭坐览溪山胜,满目争看桃李春。

  城内湄江饭店、财神庙、朝贺寺、禹王宫,城南的万寿宫、城西的唐家祠堂等地,是理学院各系教学科研的地方。天主堂、魏家院子、尚家院子及部分公房民宅,作教职工宿舍。

  1940年10月8日,652名一年级新生到永兴镇报到上课,江西会馆、三楚会馆、四川会馆及一些租用民宅成了教学和生活用地,还在镇北贞武山火神庙设了畜牧试验场。

  从此,浙大师生与湄潭人民同饮一江水,同喝一锅粥,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共同度过六年多艰苦而令人难忘的战乱岁月。

  四

  浙大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光辉的七年,是浙大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遵湄办学史”馆中,大量的图片和史料展示了在教学科研中所取得的奇迹般的光辉业绩。在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浙大不仅得以生存下来,而且从一所地方性的普通高校发展成为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学校规模扩大了三倍多,学生从700多人增加到2200多人。原有三个学院16个学系增加到了6个学院,25个学系,并新开设了文、数、理、工农五个研究所。一批中外著名的学者云集于此,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学术论文在当时的中央研究院记录中名列前茅;有四名教授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仅次于清华、北大。陈列馆展出了当年浙大在湄潭出版的多种院系刊物和部分教授、讲师所写的讲稿和论文,墙上嵌有一张(遵湄时期浙大科研项目及成果一览表)。从中可以看出研究项目涉及面十分广泛,发表论文数以百计。苏步青教授关于微分几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国古典微分几何浙大学派创始人,人称“东方第一几何学家”,与当时美国、意大利学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王淦昌教授在1941年就发表了<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论文在美国发表后,美科学家据此开展实验,半年后就发现了中微子,成为1942年轰动物理学界的重大事件。贝时璋教授的细胞重建理论研究、谈家桢教授的遗传学研究、束星北教授的相对论、陈建功教授的三角函数、卢鹤绂教授的原子理论、罗宗洛教授的微星元素对植物生长之影响、王葆仁教授的磺胺衍生物的合成、蔡邦华教授的昆虫学、吴耕民教授的果蔬学等等,都在当时科学前沿达到很高水平,有的在全国各大学中名列前茅,有的还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1942年至1945年的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区年会先后四次在湄潭召开,宣读论文50余篇。我省著名生物营养学家罗登义教授对贵州野生刺梨的研究就是那时在浙大开始的,为当今开发刺梨系列产品奠定了基础。因此有人把贵州刺梨称为“登义果”。

  1944年10月23日,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英国驻华文化科学代表团团长李约瑟博士以中国科学社名誉社员身份来湄潭参加中国科学社年会,同行的有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毕丹耀和夫人桃乐赛。1944年10月23日,竺可桢校长偕李约瑟一行抵湄。24日李约瑟博士在浙大膳厅对师生作<科学与民主)的演讲,晚上在文庙给教师作<中国科学史与西方之比较观察)的学术报告,并与教师们讨论中国近代科学不发达的原因。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年会在文庙大成殿举行,出席社员39人,浙大理学院院长胡刚复任主席,竺可桢作<科学社历史及任务)报告。李约瑟致辞后,钱宝琮教授演讲(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之特点)。午后续会,宣读论文30余篇。

  李约瑟本拟26日返遵,因浙大可看的东西甚多,决定留下继续考察。上午参观数学系,下午参观农化系,与生物系教授讨论生物化学问题。27日上午在大成殿参加生物、物理、化学讨论会,下午由竺可桢与化学系主任王矜京珊教授陪同参观了湄潭茶场和观音洞。28日由竺可桢校长陪同返遵。

  通过对在湄潭浙大各院系的考察,李约瑟对这小小的边远县城有如此高水平的一所大学惊诧不已。在一次谈话中称赞浙大是“东方的剑桥”。对浙大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学术空气之浓,师生科技水平之高,深表钦佩。在1945年10月发表在英<自然)周刊上的<贵州和广西的科学)一文中,李约瑟博士论述道:“浙江大学位于重庆和贵阳之间的遵义,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理学院和农学院设在遵义之东约75公里的一个秀丽的县城——湄潭。……湄潭是浙大科学活动的中心,可以看到科学活动的一片繁忙紧张情景。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

  在<科学的前哨)一书中,李约瑟博士进一步道:

  “在湄潭,科研工作是很活跃的。生物系正在进行着腔肠动物生殖作用的诱导现象及昆虫的内分泌等研究。这里关于甲虫类瓢虫所有奇异的色彩因素的遗传方面的工作,在美国已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在物理学方面,因有限于仪器,工作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如原子核物理学几何光学等,水平显然是很高的。这里有一个杰出的数学研究所。具有广大实验场地的农科研究所,也在进行着很多工作。

  李约瑟博土一生研究中国科学史,已出书20多卷。50年代访问中国时曾预言:“中国科学家正以无比的冲劲向科学的领域迈进。中国科学的前景是极度美好的,因为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深厚的潜质和才华。在十至数十年间,世界将会惊讶于中国的成就。”

  在一批著名学者、教授的谆谆教导下,浙大学子克服各种困难、勤研苦学,不少在湄潭学生日后成了闻名中外的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当年就曾在浙大求学,深得王淦昌、束星北等教授的启迪。他回忆道:“我在浙大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物理实验是在破庙里做的,教室和宿舍就在两个会馆里。白天到茶馆里看书做习题,泡上一杯茶,目的是买一个座位,茶馆再闹也不管。”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潘家铮、核弹专家程开甲、育种专家李竞雄及我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的梁守桑等都曾在湄潭学习或工作过。

  五

  浙大能够在战乱的艰苦环境中崛起,除了其他因素外,最重要的是有一位最好的校长——竺可桢博士。“竺公风德颂”一馆集中展示了竺可桢先生光辉的一生。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字藕芳,浙江上虞人。1910年考取第二批“庚款公费生”赴美留学,191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武昌、南开等大学,1928年起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大校长,建国后任中科院副院长,直到1974年2月逝世。在1937年至1946年的10年西迁办学中,竺可桢校长倡导“求是”学风,使浙大从离乱中崛起,为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苏步青称颂竺先生:“教育立国、科技兴邦。先生之德万古流芳。”竺先生非常喜欢湄潭,从1939年至1946年的七年间曾无数次地来往于遵义、湄潭、永兴之间。展柜存放着竺先生在湄潭的信函手稿、专著和厚厚五册日记,以及纪念他的文章。竺先生一生写了37年,12300天,共900多万字的日记,单是有关湄潭的日记就记了近两百天,共4万多字。他作风严谨,爱贤若渴,对师生关怀备至,深受全校师生尊敬和爱戴。一次到朝贺寺苏步青教授家,看见他家用红薯醮着盐当饭吃,得知苏教授子女多,生活困难,便立即调查家庭生活困难教师,由学校给予补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o。1942年春,湄潭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叶道明为首的特警污谄逮捕了学生滕文藻、助教潘家苏二人,并解送遵义和重庆关押。兰可桢为救潘、滕出狱,多次来往于湄、遵、渝,硬是为滕、潘洗去污蔑不实之词,获得释放回校。现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博士称“竺可桢先生是无愧于我国教育界、科学界一面旗帜,中国气象学、地理学界一代宗师,也无愧为一名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战士。他一生奋斗,一生求是,一生为国为民服务,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六

  “今日求是园”和“湄杭情谊深”分别介绍了今日浙江大学状况和浙大、浙农大及海内外校友与湄潭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当年浙大学子曾在教育系系歌中唱道:

  “黔山青,乌水长。遭变乱,避南疆,风晨雨夕聚一堂;敬业乐群兮,灿然日彰。学不厌而教不倦兮,发吾先哲之辉光。他年,他年勿相忘。”而今人们没有,也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浙大校长曾对来访的湄潭客人说:“遵义、湄潭是浙大的第二故乡。半个世纪后,这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依然长存。湄潭人民帮助浙大办学,浙大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在湄潭县城北紧挨七星桥的江中,竖卧着一长条形的沙洲,昔日这里茂竹万竿,暮有万千只鹤鸦归宿其中,人们称此处为“万鸟归巢”。当年浙大师生客居湄城时常于傍晚驻足七星桥,观赏夕阳西下万鸟归巢奇景。浙大师生于1946年秋依依惜别湄城之际,曾在一首歌中唱道:“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即百种鸟),到湄江。”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黔北大地,时光已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求是学子记忆中的美丽的小城,如今变得更漂亮、更迷人了。当年飞去的“鸟儿”又纷纷从祖国各地,异国他乡“飞”回这块风水宝地访古寻梦来了。

  最先来到的是当年曾在这里研究贵州五倍子的浙农大教授唐觉先生。他千里迢迢来湄考察五倍子生产,并请来了外国专家,引进了数十万联合国发展基金,帮助湄潭建立了五万多亩的凤凰山五倍子生产基地。

  以后陆续来到湄潭故地寻梦的浙大老学长、老校友中,有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教授,著名土壤学家、原浙农大校长朱祖祥教授及其夫人赵明强教授,著名生化学家罗登义教授,全国真菌学会会长杨新美教授等。一些年事已高不能如愿访湄的朋友,常来函表达对这方故土的深深眷念之情。

  1981年8月5日,已78岁高龄的谈家桢老人在夫人邱蕴芳和他当年的学生,现任复旦大学教授的刘祖洞及浙农大教授季道藩陪同下来到已阔别40多年的故地湄潭。老人一看到湄潭就情不自禁的说:“湄潭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天终于到家了。”在参观浙大办学旧址时,走到唐家祠堂,指着一间小屋的残垣颓壁说:“你不要小看这地方,当年我就在这里弄了一个小玻璃房进行科学实验,带了两个研究生,培养了一些人才呢!”驻足沉思良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去。1990年7月西迁陈列馆开馆时,谈老正在作环球考察,抽空写来祝贺信,表达了怀念湄潭一片深情:

  湄潭有“小江南”之称,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幽美宁静,物产丰富。夕阳西下,漫步江边,此情此景,似入世外桃源。可以说,我的一生在科研上一些重要代表性论丈是在湄潭写成的,我引以为自豪的在日后科研和教学中成绩蜚然的学生也是在湄潭培养的。我们吃了湄潭的米,喝了湄江的水,是勤劳淳朴的湄潭人民养育了我们,深情厚意,终生难.忘。

  被称为我国核弹先驱的王淦昌教授在写给陈列馆开馆典礼的信中回忆道:

  40年代大部分时间我是在湄潭度过的。那时,我刚到而立之年,是人生最有活力的时间。加之湄潭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我的创造力比较突出,思维特别活跃,在国内物理杂志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多,就我个人来讲,是个奇迹。

  1987年8月,王先生刚过90岁生日,就催曾在湄潭生活六七年的两个女儿王遵民、王韫民来湄看看,也了却他未遂的心愿。姐妹俩在湄潭看了他们一家在南门外住过的院胫落,参观淦昌先生教学的双修寺物理大楼,还到永兴镇看了大姐当年读书的江西会馆、南华宫、火神庙等。回京代表她们的父亲写来热情的感谢信。

  苏步青先生在湄潭任浙大数学系主任时,与日本籍夫人和六个孩子住在城南湄水桥边名朝贺寺的破庙中。因战时,物价飞涨,生活艰苦,便在宅旁辟了一块地自种菜吃,还写了一首小诗,聊以自慰:

  半亩向阳地,全家仰菜根。

  曲渠通雨水,密栅远鸡豚。

  丰歉谁能补,辛勤共尔沦。

  隐居哪可及,担月过黄昏。

  1993年秋,寓居美国加州年近七旬的王乐羲女士在同窗们自办的<湄江春)小刊上倡议当年在湄潭浙大附中同班同学组织“寻梦团”到湄潭访故寻梦。寻梦团一行30多人在湄潭参观了浙大办学旧址和陈列馆,寻访了当年生活过的街巷、住地和游玩过的风景名胜。还特意品尝了在湄时常吃的糍粑、碗耳糕、凉粉等风味小吃。这些年已古稀的老人一到湄潭,仿佛又回到了天真浪漫的年轻时代,一个个兴奋异常,相互争着在纪念地和风景点拍照留影。目睹眼前的一切,他们记忆中那古朴、秀丽的湄潭小镇依稀如在梦中。为了给哺育他们的父老乡亲一点回报,一些来自北京、杭州、上海、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在湄举办了“肿瘤防治”、“酒类酿造新技术”、“特种动物养殖”等学术讲座,还对湄潭经济发展提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寻梦的游子归去了,但湄江之梦却永远留在他们心中。

  浙大西迁陈列馆建馆十年,已接待来自海内外参观客人十多万人次。在远道而来的宾客中,有美、英、法、奥地利、日本客人和港澳同胞。在本省本地的参观者中绝大部分为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他们从浙大西迁的伟大壮举中深受教育,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而今浙大西迁陈列馆已成为启迪民智,以文化人的课堂。

  在陈列馆众多的珍藏赠品中,有一幅是已故贵州省省长周林先生书赠的诗词条幅:

  抗战风雷动兮,

  浙大西迁来。

  爱国救亡兮,

  育志士英才。

  垦植树木,览桐茶之茂;

  湄水长清,观绿水青山之秀。

  仰浙大学风兮,

  文庙为课堂。

  外人誉为“东方剑桥”兮,

  今立馆以纪念。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功夫挂面
爱心团队负责人座谈会
山西五保高速实行管制
双林寺庙会雄鹰救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