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遗产 > 浏览文章

小山村的国家非遗 元宵夜的视觉盛宴 三百年“抡花”绽放滦平

作者: 日期:2017年02月26日

  2月11日,农历鸡年元宵,晚上7点,暮云收尽,月出东山,河北承德滦平县火斗山乡长海沟门村文化广场四周,人头攒动,连半山腰上也层层叠叠站满了人。欢快的秧歌和精彩的“中幡”表演结束,“抡花”表演开始。

  “抡花”当代传承人梁志福和他的助手们点燃花筒,缓缓转动摇臂。两个花筒在空中画出优美的圆环。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广场上“流星”闪闪。在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花筒转速开始加快,星星点点的火花像跳跃的小鱼四处飞蹿。几分钟后,锅铁开始熔化,燃烧的铁水被一层层甩出来,交织成耀眼的光环。随着花筒越转越快,铁花画出的半径也越来越大,从高处看,恰似一个巨大的金钵倒扣在地上,发出夺目的光芒,观众的情绪也达到了顶点。

  “抡花”,一项源自民间的表演艺术,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极具观赏性的视觉效果而经久不衰,在长海沟门村传承了300余年,并于2014年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抡花”的原材料和装备并不复杂。把旧的铸铁锅砸成碎片,用石碾碾成均匀的小碎片,和木炭一起装进花筒(用铁丝编成的小篓)。表演在晚间进行,在空地上支起花架,上方有一根2.5米长的扁担,把两个花筒挂在扁担的两端。点燃花筒后,慢慢摇动花架的中心轴,两个花筒因离心力作用徐徐向两边展开。随着转动速度的增加,花筒内温度不断升高,铁片熔化、铁花飞溅,整个场地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抡花”看似简单,但要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需要“抡花”人对铁片与木炭的配比有精准的把握,同时要很好地掌握装筒时的分层技巧,木炭也须用桦木或柏木焖制而成,这样才能保证锅铁熔化需要的温度。

  作为一项仪式感很强的民间表演,“抡花”寄托了乡亲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每年的元宵节晚上,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汇集到长海沟门村,观看盛大的“抡花”表演,在缤纷绚烂的铁花中,人们在心里许下新年的愿望。

  “要的就是这个红红火火的劲儿!”75岁的张凤英老人说,她每年都带着儿孙们从县城赶来看“抡花”,“我们的日子也像这‘抡花’,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敞亮!”

  在观众的要求下,梁志福和他的团队破例连着表演了三场。结束时,乡亲们久久不愿离场,梁志福被熏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绚烂的“抡花”背后,没有人知道梁志福付出的艰辛。作为唯一的传承人,他从13岁开始学习“抡花”制作及表演。多年来,他不辞辛苦,不断摸索。他说,“抡花”用材简单,但工艺要求很高。所用的铁片必须是铸铁碎片;“花筒”需用12号铁丝编织,网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效果就会受影响,甚至抡不出花来。

  据传,清康熙年间,梁家祖先从山东移居这里,也把“抡花”带到这里,作为祭祀“火神”的一种仪式,每年的元宵花会上都会表演“抡花”,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和很多的民俗一样,“抡花”也面临“谁来传承”的问题。为此,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协调专项资金,组织评比、汇演等活动,实施抢救性保护。在各方努力下,“抡花”先后被列入承德市、河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2014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眼下,梁志福正在琢磨对“抡花”的技巧和装置作些改进,争取做出“多层花”效果;此外,他还在尝试往材料中加入一些其他物质,以求抡出五颜六色的“花”来。“‘抡花’传到我这里已经300多年了,无论如何不能让它失传,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把‘抡花’手艺一代一代传下去。”(记者 汪晓东 曹树林)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摊煎饼
春忙
贵州凯里西江千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