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肖琴
作者: 日期:2014年03月19日
黄肖琴,绣球能手,出生于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县旧州街一个民间手工艺家庭,父亲曾是制作家庭木雕、舞龙的龙头等手工艺品的民间手艺人。她八岁时就学会了做绣球,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她精湛的刺绣工艺才得以慢慢展露。她设计的绣球,直径从5厘米到40厘米不等,图案更是琳琅满目,几乎每一批绣球的图案都不重复。绣球的花瓣连接处,通常缀有许多飘带,黄肖琴觉得这样无法展示精巧的手工,便省去部分飘带,使精巧的做工尽情表露。细看绣球,31朵花瓣上绣有栩栩如生的凤凰、仙鹤及活灵活现的梅花、玫瑰、福寿花等图案,在一条宽边红绸带的映衬下,古朴中透着华贵。她制作的绣球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以及香港自治区、台湾省、北京市、广州市各省市。
1994年在全国妇女工艺比赛中,获得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亲手题字的“中华巧女”称号。
2006年8月,黄肖琴被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一级民间工艺师。
2007年6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又授予黄肖琴“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
1997年在香港回归前夕,她组织15位工人,奋战20天,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个由30瓣组成的直径197厘米的特大绣球,上面悬挂6个小绣球,并绣上“香港回归”、“吉祥如意”等文字,表达壮乡儿女对香港回归的美好祝福。黄肖琴还在香港最繁华的商场之一,香港世贸商场里展出了自己制作的直径达1.5米﹐以锦绣中华为主题、有富贵猪图案的绣球,黄肖琴还进行了现场表演。第二天,香港媒体便用“绣球大师”、“中华巧女”、“不可思议”等字眼对黄肖琴进行了报道,引起了轰动。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北京、广州等国内各省市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当地妇女常常是农忙一结束,就加班加点日夜赶制绣球。现在,旧州绣球年产量已超过20万个。黄肖琴认为,这些绣球的市场需求,不仅说明了绣球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壮族文化的最好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