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驿站 > 浏览文章

少林功夫

作者: 日期:2014年03月13日


时间:2006年  
类别:杂技与竞技
地区:河南   
编号:Ⅵ—7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登封市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具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它以武术技艺和套路为表现形式,而以佛教信仰和禅宗智慧为文化内涵。
       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的少林寺是少林功夫依存的文化空间。少林功夫伴随着少林寺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不断丰富完善,由最初保卫寺产的手段,逐渐发展成为技术完备、内涵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根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种之多,其中流传有序的拳械代表有数十种,另有72项绝技及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门类独特的功法。少林寺目前流传的少林功夫拳术、器械和对练等套路合计有255种。
      禅宗智慧赋予了少林功夫深厚的文化内涵,少林功夫的传承人首先应具有对佛教的信仰,包括智慧信仰和力量信仰。少林功夫的智慧信仰主神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力量信仰主神为紧那罗王。超常神力和超常智慧从来都是佛教徒潜心追求的目标。以信仰统摄技击,以技击表现信仰,这是少林功夫表现为神奇武术的根本原因,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区别之所在。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约束,在少林寺这一特定环境中,佛教戒律又演化为习武戒律。戒律在习武者身上表现为武德,所以少林功夫往往表现出节制谦和、内敛含蓄和讲究内劲、短小精悍、后发制人的风格特点。
      少林功夫的传习方式主要以口诀为媒介,与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师父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
      少林功夫达到了“禅武合一”的精神境界,是中国武术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少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呈现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汉地佛教信仰整体水平衰落,少林住院僧人逐年减少。火器的普遍使用使传统武术从总体上退出军事攻防技术领域。现代人热衷于“少林功夫”动作套路的技术表现,由此导致其内在品质的边缘化。所有这些造成了当代少林功夫的濒危境况,需要有关方面尽快制定方案,对少林功夫加以抢救、保护。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2019年4月21号,早晨六
古镇老墙
心灵之舟,最美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