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
作者: 日期:2015年12月17日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城南50公里处,地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据历史记载,439 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到平城,其中天梯山石窟有僧侣 3000 多人。这是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佛教的兴盛。这 3000 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了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北魏灭北凉结束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艺术受到重创,凉州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天梯山石窟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里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和《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之后,任道人统( 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 ),并在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佛教石像。
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 昙曜 继其职,改道人统为 沙门统,继续主持 造像工作,并在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与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最大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为全国石窟之冠。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间,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到20窟。之后陆续兴建,前后历60年,无数雕塑家在53个洞窟里雕刻佛像、飞天等5?1万多件。其间最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结晶,而凉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与石窟寺艺术方面,北凉与北魏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从这时起,历经东魏和西魏、北齐直至明清,营建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同时还开凿巩县石窟和附近的几座石窟。龙门石窟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从年代上确定石窟艺术在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的地位。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的影响。如果单从年代上看,新疆的许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对中原石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366),炳灵寺石窟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 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龙门
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专家们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虽为内地最早的石窟艺术开创地,但它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莫高窟历史上出现的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这时随着洛阳的一批官宦、僧侣和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这里并非有意贬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石窟的一种发展脉络,用事实说明,真正影响中原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
据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主任王奎介绍,1958年4月,为了解决黄羊河下游8万农业人口的生活用水和17.9万亩的耕地用水,武威市决定在天梯山石窟右侧不远处兴修黄羊河水库。而天梯山窟址恰好地处水库淹没区。为了不让石窟中的塑像和壁画被水淹没,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天梯山石窟中大量的塑像和壁画被拆了下来,搬运到甘肃省博物馆。
由于当时运输条件所限,这些文物一经迁移就受到了破坏。在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的40多年中,因为博物馆改建扩建,这些天梯山文物又经几次搬运,部分塑像和壁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2006年,国家文物局要求将这批文物进行原汁原味的修复并运回原址,于是这批文物又被运回了武威。
有着“石窟鼻祖”之称的武威天梯山石窟,因修水库使窟内文物被搬迁至兰州,这批被省博物馆保存管护了近半个世纪的文物,将重回故里,使石窟遗址与石窟原文物重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1958年,由于在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灌溉下游万亩粮田,为了保护文物,甘肃省政府决定对洞窟内部分文物搬迁保护,组织以常书鸿为队长的文物搬迁保护机构,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对石窟文物进行清理搬迁。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洞窟内49身塑像、100多平方米的壁画及25箱残片均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武威市及相关水利专家多次对黄羊河水库测量,发现当初过高估计了蓄水水位,水库对小洞窟的文物并不造成威胁。
1992年,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专家组会议经论证,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尽可能在原址、原位保护的原则,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1993年,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在原址、原位进行修复。在省政府的关心和省文物局的协调下,省博物馆和武威市、凉州区就天梯山石窟文物的移交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