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风民俗 > 浏览文章

“古董”级宣卷唱出时代味

作者: 日期:2015年11月03日

宣卷表演

  “听我唱一唱伲身边的好村官……”在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文化活动中心的一个排练厅内,有人拿木鱼,有人拿着锣铃或钵,用浦东本地话边敲边唱。这是一种古老的曲艺样式——宣卷。悦耳的唱腔引来市民围观,年轻人很是稀奇,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几十年没听“念宣卷”了,真亲切,没想到唱得比以前还好听了。

  古老戏种的前世今生

  排练厅里的宣卷唱腔,是江南传统的民间艺术,唐宋时即存在,明清时期流行于苏州一带。那时,宣卷就是“宣扬经卷”的意思,僧人在做“佛事”时一人领唱、众人和腔,并用木鱼、锣铃、钵等乐器伴奏。

  晚清时,宣卷由苏州传入浦东周浦,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曲艺形式。那时,宣卷上句曲调较高,下句由高转低,反复吟唱,与佛家念经的韵律相仿,且融“说、表、做”为一体,通俗易懂,深受百姓欢迎。每逢庙会和婚、寿、满月等喜庆日,东家都会相邀艺人表演宣卷,表演者也从僧人转变为普通艺人,内容逐渐演变成“段子和笑话”,类似于东北的二人转。

  宣卷既是向老百姓进行道德说教的工具,又是一种娱乐方式,不过,因其老作品中不乏因果报应、宣扬封建伦理,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难以生存。解放后,宣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08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中,周浦镇文化干部意外发现了这种流落民间的曲艺形式,并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旧瓶装新酒”获成功

  古老的宣卷,内容陈旧,却有形式活泼通俗、表演简单的优点。于是,周浦镇文化中心利用其形式,注入新的思想内容,进行“旧瓶装新酒”的探索。他们对宣卷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成立专门演出队,请来老艺人参与指导。文化干部对之进行改良,将主唱由一人变成三人,你唱我和;除了木鱼等佛家乐器,还增加了二胡、扬琴等民族乐器作为伴奏,在保留表现形式的前提下,增加了表演的观赏性。

  时代元素的融入更是使这一古老的曲艺焕发生机。去年,周浦文化中心编排了以“大学生村官”为题材的作品《都市里的女村官》,讲述了大学生红梅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2013年6月登上中国群众文艺创作的最高奖——群星奖的舞台。而《桂花立规矩》,讲述的是好媳妇桂花为丧偶的公公立下规矩:每天陪孙子做功课,每天到外面走几圈等,以解除公公寂寞感的故事,也获得“上海之春新人新作”一等奖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称号。

  传承之路还在继续

  “新版宣卷”不仅获得普通观众的欢迎,而且得到老艺人们的赞赏。在宣卷老艺人张福良的印象中,浦东宣卷早已成了“古董”没人唱,没人听。当他听到《都市里的女村官》时激动不已:宣卷还能这么唱,有味道,好听、好看。

  宣卷的传承之路还在继续,如今,周浦镇组建了浦东宣卷演出队,收集、整理传统浦东宣卷的唱段录音、传统短篇、开篇节目、演出录像等资料。同时,编辑出版以浦东宣卷为主要内容的《剧艺澧溪》一书,专辟宣卷传承基地,收集保存老艺人使用过的宣卷伴奏乐器,常年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等。

  作为上海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浦东新区在经济、科技和城市建设中的现代化有目共睹。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这块热土上,还拥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宣卷、浦东说书、游花龙、清音丝竹等,都是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发掘、整理、传承,让这些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周浦镇文化活动服务中心负责人如是说。(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供稿)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走进杨美古镇
孝义市三皇庙
Portobello Market
卧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