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访谈 >> 陈一丹:心中两条河

陈一丹:心中两条河

QQ截图20211202164631

陈一丹再次交棒了。

祝愿中国互联网公益的明天会更好!站在2021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的舞台上,身处长江、嘉陵江交汇 处的山城重庆,有着互联网公益第一人之称的他难掩心中波澜。殊不知,这个年届五十的男人心中也奔 腾着两条河:公益与教育。而此刻,他更渴望静水流深。

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代拓荒者,陈一丹在功成名就之后早早离开商界,以公益慈善和教育为志业。这位 昔日的腾讯大管家一直以稳健、低调著称,但离开管理层8年来,他似乎变得高调了许多。

为一所民办高校捐资20亿,创办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教育奖,连续两年当选中国首善他不仅有捐赠的 豪情,更有倡导的热忱。用他的话说,财布施只是第一步,贡献智慧、给人教益,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还需要更多努力去做无畏布施和法布施。

陈一丹深爱中国文化,儒释道兼修,解行并进。互联网科技带给他财富自由和布施的能力,但他更关注 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他曾在毕业典礼上与大学生畅谈大学之道,所资助的学校校训里多有明德二字。 近几年,他还先后发起创办了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北京明德书院,开设一丹奖明师堂,创作武汉学院 《明校歌》。

明明德也好,止于至善也好,实际上就是你要有一个明白、光明的道路,这不是老生常谈,是对宇宙人 生的理解。他读经典、写日记、练书法,像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又更像一个探路者,为式微的传统文化 修桥补路,同时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上开新途。

一直以来,他以公益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在政府和市场触达不到的地方提供连接、补充。内心深 处,他视教育为塑造个体、改变社会的根本之道,但是也难上加难,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五十知天命,他打算再次听从内心的召唤。

QQ截图20211202164614

图1 陈一丹在2021年互联网公益峰会发表《数字共建 公益流深》主题演讲
卷入

陈一丹经常谈到卷入这个词。他自己深深卷入一些事情,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被卷入,比如互联网公 益。

他会不厌其烦地用传统文化诠释公益与慈善的区别,慈善属于布施里面的一种,但公益是采取各种手 段、方式方法,包括布施在内,让它成为一个对公众有益的事情,需要公益人投入更多的思想、精力、 资源,团结更多人去推动。

2021年4月,腾讯宣布第四次战略升级,成立了全新的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首期将投入500 亿元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对包括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等领域展开探索。科技 向善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外界看来这是腾讯历史上第一次不是因为商业,而是因为社会价值而 进行的战略升级。

离开腾讯管理层很多年的陈一丹乐见其成,欣喜地看待这一变化。若干年前的因,修成了今天的果。

QQ截图20211202164604

图2 2000年高交会,腾讯五位创始人合影(左一:陈一丹)
2013年3月,身为腾讯首席行政官的陈一丹宣布退休,改任腾讯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 起人兼荣誉理事长。这是一个旁观者迷,当局者清的决定,外界的一种猜测是3Q大战令陈一丹身心疲 惫、萌生去意,而在陈一丹本人看来,这是自然而然的决定,甚至在更早之前的一两年就开始布局、培 养接班人。

然而,8年来他依然与腾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公益慈善领域,他曾经种下的种子也在不断开 花结果。

在互联网圈,腾讯是首家成立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大公司,比中国公益元年还早了一年。陈一丹说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就是在公司上市之后想为社会做点事,是这么多的年轻用户给了我们这个平台,肯定还是 要回馈他们,于是就成立了基金会。互联网公益的新大陆雏形初现,日后,这也被业界视为互联网大 厂的兵家必争之地。

QQ截图20211202164146

图3 2015年首届99公益日启动仪式,陈一丹书写主题词
在他荣休之后,公益的因子依旧在腾讯内部发酵,他继续带着腾讯公益向前跑。2015年,99公益日 上线,这是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

2016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亮相,腾讯基金会、南都基金会、陈一丹基金会是联合发起方。国内 39家公益机构的负责人在深圳以新环境下,社会组织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主题进行了深度讨论。在那之 前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颁布实施。

作为来自行业的回声,会上发布了120字的中国首份互联网公益宣言:以赤子之心,赋能予人,传递温暖 力量。携援助之手,连接公众,聚微爱成浩瀚这段亦文亦白的宣言带有鲜明的陈一丹烙印,峰会也 是他为互联网公益聚拢行业、凝聚共识的重要尝试。

2018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成立组委会,下设15家轮值机构和100家联席机构,陈一丹出任组委会主 席。从最早的39家到如今近3000家公益机构参与其中,他成功让全行业卷入其中。

更令他欣喜的是互联网网民的卷入。2015-2019年短短5年间,99公益日捐赠总人数激增68倍,共吸引 超过3亿人次捐赠。2020年,5780万人次爱心网友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出善款23.2亿元,总互动人次高 达18.99亿,是2019年的2.15倍。

数字的背后是善心的力量,是强大的社会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这种发散型的力量非常强大。他曾经畅想的指尖公益、人人公益已成为现实。面对互联网技术激发出的巨大善意,他更希望看到细水长流的公 益文化,形成长期的、健康的公益生态。

如今,公益生态欣欣向荣,团队和年轻人已日渐成熟,他可以再次放心交棒了。卸下组委会主席,陈一 丹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他念兹在兹的教育事业。

扎根

用一掷千金来形容陈一丹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并不过分。历年来,他捐现金捐股票,在一些报道中,陈一 丹则被称为那个捐了近百亿的人。

采访中,陈一丹并没有对具体的捐赠额度作出回应,他一再提到的是办教育之难。

最难的还不是财力投入、校园建设。他从2009年开始介入武汉学院的建设,以一己之力先后投入资金20 多亿元,也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师何镜堂为学院进行校园规划,获得最美丽的民办高校美 誉。但他同样深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QQ截图20211202163609

图4 武汉学院陈一丹伉俪图书馆外景
软实力的建设还是要从最根本的师资开始,重组校董会,通过办学人的影响力形成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这也是他早年以腾讯基金会理事长身份创建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时积累的宝贵经验。2013年, 在陈一丹主持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出资5000万元,与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合作,发起教育实验基金会 并共同创办明德实验学校,陈一丹为首任校董事会主席。

教育的本质在明德,让人成为自己,而且是跟社会融为一体的自己。这个谈何容易啊?面对扎根教育甘 苦几何的提问,他笑答:真苦!

话锋一转,他说:但是它又不苦,因为是自找苦吃,本来就愿意干这个事情。无论你做的过程多么难, 但是你会发现正是你做了这些事让毕业典礼上的毕业生笑容灿烂,这时候就是最甘的。

在陈一丹看来,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之道。采访中,他始终强调人要与社会结合,教育要为社会 培养人。中国人习惯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就是一种信仰。只是衰落太久了,急需恢复。这个出路在哪 里?就是教育。从教育入手,虽然比较慢,但是有效。

2019年,他获得新加坡管理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论文方向就是教育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

2013年3月,他投入1000万原始基金在深圳成立陈一丹公益慈善基金会,以弘扬、复兴、繁荣中华传统 文化与教育为宗旨。当年5月24日深夜,陈一丹在日记中写下一则心愿:设立突破宗教、种族、国家的 人文鼓励奖项,旨在鼓励倡导人类对宇宙人生的领悟和贡献。2016年,单项奖金额高达3000万港币的 一丹奖问世,全球教育界为之侧目。

QQ截图20211202163041

图5 陈一丹与2019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主乌莎戈斯瓦米教授
2019年6月,《远集坊》节目邀请陈一丹及教育家朱永新分别围绕新时代: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发表演 讲。陈一丹演讲的题目是《用创新教育释放社会潜能》,他提到重视教育的家族基因如何潜移默化地影 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后来的腾讯。在谈到一丹奖时,他表示亚洲是古老文明的摇篮,是目前全球发展最 快的地区之一,亚洲人有潜力为全球各种问题提供好的解决方案,一丹奖要做把世界连接起来的平台。

通过这期节目,朱永新与陈一丹相识,他从演讲中听到了这位互联网大佬的教育情怀,以及对教育改变 命运的感恩之心。朱永新也向陈一丹分享了自己20多年来在新教育实践中的概况和思考。

不久之后,朱永新收到了来自陈一丹方面的邀请。2020年,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成为入选一丹奖 明师堂的第一位中国代表。同年,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也入围当年一丹奖,并闯入前五名。虽然最终未 能获奖,但一丹奖的专业性和客观、公正都给朱永新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是创办人,但是陈一丹先生完全尊重评审托管的意见,对奖项本身并不干预。他很高兴地告诉我, 中国人的教育实践终于可以在全世界一千多个参评项目中冲到前五名。朱永新告诉《中国慈善家》。

在朱永新看来,一个奖项的影响力需要时间培育。对此,陈一丹心里也很清楚,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两个大奖诞生两个卓越的案例,10年就有20个,这些研究成果的累积对于全球教育的长期价值 也终将显现。

放眼全球,除了由卡塔尔基金会创立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The 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WISE教育项目奖之外,并没有更多的教育类大奖。朱永新认为,陈一丹在这一领域的投 入、深耕具有开创性。

QQ截图20211202162931

图6 2019年,陈一丹在孟加拉国达卡市的BRAC游戏实验室
弥合

2012年12月,资深媒体人、出版人张顺平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称腾讯正在组建传统文化频道,他是合 适的主编人选。经过两三个月的接洽、沟通,张顺平入职腾讯。

张顺平后来才知道,是陈一丹主导了这三个频道的创立,这也是他在2013年3月退休前的一个心愿。入 职前陈一丹与张顺平有过一个多小时的视频面试,面试的最后阶段,陈一丹说你可以问我一个问题。张 顺平问起他做传统文化频道的初衷,陈一丹答复:一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二是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 扬的现实需求。

陈一丹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由来已久,年少时学过的古文在他心里种下种子。大学里,他选修过《世界三 大宗教》课程。在创业后的某个阶段,他突然感觉遇到了思想瓶颈,有些问题还没有答案。不是企业的 战略该怎么发展,也不是个人何去何从的问题。他对《中国慈善家》回忆。但他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在传 统文化里,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从那时起,他开始系统学习儒释道文化。在清华大学总裁国学班的学 习打开了一扇窗之后,自己又去找原著来读。

他强调读原典。中华文化,只有在经典里去找老师。但是知易行难,薄薄一册书,难在哪里?做到难。

QQ截图20211202161845

图7 大学时代的陈一丹
他从古籍经典中获取智慧,同时也收获了深深的感动。古人真是非常爱我们,典籍里写的教诲都是为了 子孙后代好。其实他们在做什么?是在做教育。通篇讲的就是社会教育实践,如何塑造这个社会的人的 问题。他又补充说:最终啊,还是知难行易。真的懂了,做起来就轻松了。

2013年6月26日,腾讯儒学、佛学频道正式上线,陈一丹在寄语中说恢复文化信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媒体人的责任。同年10月,腾讯道学频道上线。在张顺平看来,此前互联网上已经 有一些儒学、佛学频道,但是把儒释道放在一起形成矩阵的,腾讯是唯一一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扩宽 了传统文化的互联网空间。

尽管是儒释道频道只是一个不到十人的小团队,在频道林立的门户网站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它有鲜明的 宗旨和内容导向,也以其专业性在传统文化圈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至少不是无知、轻慢的,而是带着 诚敬去做内容,不要去误导读者,污染人心。张顺平介绍说,儒释道频道属于纯公益性质,甚至连广告 位都没有,这在腾讯是个特例。

频道成立后的两年里,陈一丹相继拜访了儒释道领域的三位泰斗,身居香港的国学大师饶宗颐、102岁的 高僧梦参老和尚,以及曾任中国道教学会会长的任法融道长。在拜访梦参长老时,因为对方年事已高, 只能用书面文字进行交流。陈一丹在纸上写下他的提问,现代人如何安顿身心?

在张顺平眼中,陈一丹对传统文化有着清醒的自觉,他在传统文化领域的种种探索源自一种内在的动 力。

2018年,陈一丹又发起成立了北京明德书院。在担任理事长、院长的张顺平看来,明德书院是儒释道频 道的自然延伸。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一个实体,进行持续的学习。书院的创办宗旨是,尽可能接近古代 书院模式的功能,同时探索现代书院存在和发展的模式。在这里,长期面向青少年提供中西并蓄的人文 教育。

丹心

广东潮阳,汕头市的下辖区,因地处大海之北而称潮阳。潮阳乃千年古邑,东晋隆安元年(397年)设 县,自宋代开始教育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清代中期,潮阳便成为潮州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有人县一说,不少人乘着红头船漂洋过海寻求生计。

陈一丹的父亲陈焕武出生在潮阳田心乡(现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陈焕武三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便 下南洋谋生路,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陈一丹的祖母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成人,使其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 生,也成为一方乡贤。

QQ截图20211202154232

图8 陈一丹与祖母的合影
陈一丹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祖母予他的恩泽与深远影响,一丹奖官方网站上的创始人介绍一栏中放着青葱 岁月的陈一丹与祖母的合影,文中写道:祖母的爱和对教育价值的笃信都鼓励着他,让他能够为自己的 教育事业和随后的创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书籍给他的是理性认知,而家庭环境、祖母的爱则给了他无尽感性的力量。从潮阳老家到陈一丹出生的 惠州,再到少年时居家搬迁到深圳,祖母一路伴随,给了他和弟弟无条件的爱。虽然祖母目不识丁,但 是却深知教育的重要。她不是强迫你学习,而是默默地看着你,看着你学习就觉得很开心,给一个鸡蛋 让你吃得好一点。这份润物细无声的爱让陈一丹觉得非常舒服、安全,充满幸福感。

同时,祖母与人为善的天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等到陈一丹渐渐长大,他才从父亲口中得知,祖 父并非杳无音信,也会寄钱回来养家,但因为船票太贵,一家人终难团聚。他更深觉祖母的坚强、伟 大,因为即便在这种艰难处境中,祖母给周围人的都是很自然、无私的帮助。有多少帮多少,谁来了都 可以聊天聊很久,给人的都是很温和的力量。这个好难学、学不到,她天生就是这样,内心充满真善 美。

祖母在98岁那年离世,时至今日,陈一丹一想到她内心依然充满力量。现在一想到祖母,就感觉到很有 力量,那份爱还在滋润着我。

陈一丹的父亲陈焕武回忆说,在他们的家庭里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都很融洽,家里没有一句 争吵。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生性比较友善,因此家庭环境对陈一丹的性格影响很大,有大爱。

这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陈一丹称之为完整的爱。无论是当初跳出体制投身创业,还是腾讯退休投身 公益,妻子都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他也始终感恩妻子,也在采访中表示工作之外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妻子散步。同时,他也表示,在子女教育方面,他和妻子理念一致,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就像他的祖母曾经给他的那样。

QQ截图20211202154138

图9 陈一丹童年照
在一些传统文化研究者看来,中国文化中心的南迁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趋势。潮汕地区因为地处偏远,对 南迁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受到战乱影响和大的破坏较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仍会通过 家庭风气传承下来。

透过这一文化视角进行解读,陈一丹投身公益慈善既有个人情怀,也与地域文化、时代发展密不可分。 在陈一丹心中,从春秋时期富好行其德的陶朱公范蠡,到近代兴办实业、昌隆教育的张謇,在战争硝烟 中投资办学的陈嘉庚,这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先行者都深深感染着他。

2020年6月,武汉学院发布了历时三年创作的《明校歌》,陈一丹亲笔作词。他用古雅的四言写道:大 江大湾,弦诵和鸣。明师明生,聚天下英。敏鹿好学,馥桂弥馨。吟怀咏志,云灿霞明。何处,何处, 何处?大千世界,一片丹心。道途悠远,明德创新,解行并进,以清以宁。人生有限,未来无垠。何 如,何如,何如?天地之间,一片丹心。

他说:一连串的何处、何如,其实都是终极提问。你是谁,现在哪里,到哪里去?归根到底,还是一片丹心做自己,自己成长自己。

QQ截图20211202153347

图10 陈一丹与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学生合影
2020年初,陈一丹先到孟加拉向法兹勒哈桑阿贝德爵士颁授一丹教育发展奖,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向乌 莎戈斯瓦米教授颁授一丹教育研究奖。活动结束当晚,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消息扑面而来。在异国的凌 晨,他辗转难眠,抬头却见皓月当空,写下了《剑桥的月光》:

剑桥的月光

来不及看那康河与康桥

直卷入有序的紧张

夜深抱眠不睡

唯见那一圆温暖的月光

月在人安定 光柔润而和平

动荡的世界里

你是除去焦虑的那一份心安

人间多疾苦 你是抹去恐惧的那一抹希望

看那家家灯火

愿望一样有光

人间烟火处

祈愿发出了光芒同样的月光

地球转了一圈就都能照见

照见处处

照见人人

回归吧

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

回归吧

人性自然有光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