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宿迁"郝氏泥塑"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宿迁郝氏泥塑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起宿迁泥塑,大家自然会提起“郝氏泥塑”,其代表性传承人便是“耕闲斋”的主人郝钧。经过30多年的潜心探索,郝钧的泥塑作品风格鲜明,他采用当地五色泥土为创作原料,并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制泥工艺,泥坯绵润,干后不裂。记者11月5日获悉,2017年“郝氏泥塑”在宿豫区文化部门的推荐下,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郝钧正在潜心制作泥塑。图片来源:宿迁晚报

地方泥土催生艺术家

“郝氏泥塑”起源于宿豫区来龙镇的郝家。作为宿迁地方大镇之一的来龙,过去一直流传着来龙三样宝:“萋菜、砂礓和茅草。”去过来龙的人都知道,要是赶上下雨天,在路上行走,会越走越高,只要鞋子不掉,保证能高出10公分,只因路上的泥牢牢地粘在鞋子上,甩都甩不掉。

“郝氏泥塑”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当地的黏土非常适合捏塑。回忆往昔,郝钧的祖父捏的小玩具整齐地摆放在前屋的过道里晾干,那些漂亮的泥玩具,让童年的郝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回忆说,童年时最多的玩具就是那些泥玩具了。

追本溯源,郝钧的母亲也是泥工好手,家里的地锅框个个都是泥做的,整齐漂亮。锅门上还留个口槽,挂个茶壶烤水喝。逢年过节蒸馒头时,也总会捏一些面塑小动物,如青蛙、小兔子等,和馒头一起蒸出来,惹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要。

这些都深深地刻在了郝钧的心里。耳濡目染,郝钧就注定要与泥塑结缘。一到下雨天,童年的郝钧就会带领村里的一帮发小,趴在墙根捏泥巴玩,捏一些小动物、小房子和一些农具等。郝钧小学在乡下学校就读,因此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条件经常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玩泥巴,捏一些玩具摆件,放在书架、窗台上……如今,老艺人们都不在了,但他们的手艺和制泥技术却留了下来。

郝钧制作的泥塑作品。图片来源:宿迁晚报

“郝氏泥塑”已传承四世

“郝氏泥塑”历经百年,传承四世。其代表性传承人郝钧,字子衡。通过长期实践,他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制泥工艺。据《史记》记载,宿迁有“五色土”,为了使泥塑原料更加丰富,他经过多年考察勘探,采集当地30多种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粘土,整理得出:红、黄、青、白、黑五种色彩较为浓艳的泥土。据考证这就是“五色土”,古时是贡土。郝钧将他用于泥塑创作,甚至还将他作为颜料使用,使作品更具质感。他制作的泥坯绵润,干后不裂,适宜上彩。其作品表现形式主要有两大体系:写意泥塑和彩塑。

“郝氏泥塑”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他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复杂的泥塑作品,娴熟的操作技艺令人赏心悦目,一个零基础的人在他的指导下,几天内就能做出像样的泥塑来。郝钧的“搓印摔拉以手为模,捏粘挤划以指达意”的捏塑“八法”,是其几十年实践的结晶。

他在漫漫创作之路上潜心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他的影响至深,50岁后作品风格突变。他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彰显神韵,“致广大而尽精微”是其对创作的深度思考,“取法造化,立像尽意”是其“写意泥塑”的造型特点。作品内容多以古典历史名人、圣贤高士、神童仙子为题材表现历史人文。他从砂礓的生长造型上感悟到自然造物的神功,用砂礓地里的黄泥捏塑出传神的人物造型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彩塑的绘制技法上,汲取敦煌彩绘的用色特点和工笔画的绘制手法,使作品雅俗共赏。

女儿又是个泥塑高手

郝钧在2012年成立了“郝氏泥塑研究会”,集思广益,并广收学子传授技艺。2016年,“郝氏泥塑”在“全国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获银奖。同年,郝钧通过了“泥塑高级传统工艺师”资格认证。“郝氏泥塑八法”在多家学校和景区设立的体验馆和传习点演示教学。“郝氏泥塑”是以郝钧的“五色土写意泥塑”为代表的作品风格。“郝氏泥塑”已形成宿迁地方特有的泥塑形态,多年来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从“郝氏泥塑”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如今社会的逐步发展过程,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因此,“郝氏泥塑”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而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地方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如今,郝钧的女儿郝欢欢大学毕业在一所学校任教。女儿受家学熏陶,热爱泥塑,并设计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泥塑作品,她常把泥塑带入学校与学生们分享。郝欢欢还开展了泥塑手艺进校园活动,在学校的支持下设立工作室,热心向学生传授泥塑技法,激发了学生们对泥塑的极大兴趣。她设计的彩塑小泥人还作为市级礼品对外赠送,并被一些商家作为地方特色纪念品带到国外。(宿迁晚报记者 徐其崇)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