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生态 >> 环境保护 >> 北极冰芯内发现大量微塑料

上海: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已百天有余。近日,中新网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深入上海,发现垃圾分类在这里已初显成果,一场引领全国的环保新时尚正向着全民新习惯转变。
成果初显:分类实效快速提升
《条例》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面临处罚。它不仅实现了管理区域、管理对象全覆盖,同时还加大了惩处力度。上海市人大代表、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党总支副书记尚艳华在《条例》实施前充满了担忧,大家能否接受?是否愿意参与?她坦言垃圾分类在她所在的以老年人为主的老小区绝非易事。令尚艳华没想到的是通过前期宣传,连《条例》中的非强制性条款都得到了居民的自觉遵守。
然而,这仅仅是众多居民小区的缩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委委员魏东表示《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取得的成果和民众的参与度均可以用超出预期来形容。根据最新数据,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快速提升: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5600吨/日,较2018年增加了5倍;湿垃圾分出量已超过9000吨/日,较2018年增长130%;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15275吨/日,比2018年底降低了26%;有害垃圾分出量为0.62吨/日,较2018年增长了5倍。
绿色发展:后端处理变废为宝


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中经过处理的污水样本
在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一辆辆载满湿垃圾的运输车缓缓驶入,它们在密闭仓里卸料后,湿垃圾将分三路被处理。其中,残渣过滤后被运走;污水通过提油处理形成粗油脂,为上海近200家加油站提供生物柴油;留下来的有机物会通过微生物好氧发酵系统转化成肥料产品。这些肥料产品会与施肥方法一起提供给农民,帮助他们培育农作物。间接地,城市的湿垃圾完成了为农业服务的华丽转变。
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处理系统的极限处置能力已接近每天245吨,服务上海市闵行区、徐汇区近500万人口。中心的垃圾接收量在《条例》实施后显著增加,状态已由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的能力稳步提升。在上海,像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这样200吨以上规模的湿垃圾处理厂共有6座,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处理厂遍布每个城区,保障整个城市千万级的垃圾完成转变之路。
老百姓垃圾分类做好了,我们从中受益也多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由于塑料袋易缠绕在轴环上,发酵机每个月都要清炉一次,而现在这个程序可以完全省去。
任重道远:新时尚成为新习惯
98.08%赞成比例,在今年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条例》以高票通过审议。魏东清晰地记得98.08%这个数字,他说这是对历时一年、近10次意见征询讨论、汇集26000余份社会各界意见的前期调研工作的充分肯定。《条例》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说上海引领了垃圾分类新时尚,如今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工作是把它变为新习惯。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认为垃圾分类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垃圾分类的实施是人与规则的互动,它给上海市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按照发现-分析-解决的路径,很多问题被化解。比如按时按点投放垃圾给一些上班族带来不便,小区便设置了专人管理的误时投放点。朱心军表示市民习惯的养成需要各方面的合力,需要强化垃圾产生者的主体责任,加强志愿者的辅导,其最终目的是所有志愿者都能撤出社区,最后还要持续强化宣传力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