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条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最后的落款一般都是申请人。而彭州市综合执法局一位80后的请假条,既不是他本人写的,最后落款也不是他的名字。今年7月25日,当他把这张请假条交给领导时,领导先是睁大了眼睛,之后抬头冲他咧开了嘴角:好事情,去!
目前,这位80后已经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国第9001例捐献者。
收到假条才知道,原来他是要去捐骨髓
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中华骨髓库下达的体检通知,贵单位宋真明同志需在2019年7月25日到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进行捐献前健康体检。因此向贵单位请假,时间为7月25日。落款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省管理中心。收到这张特殊的假条,单位领导才知道宋真明原来是要去捐骨髓。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被称为骨髓捐献。移植造血干细胞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血液肿瘤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的概率是25%,而从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到匹配的,概率最大值为万分之一。
今年5月,宋真明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省管理中心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吻合。在体检之前,为了做高分辨配型,宋真明已经在彭州市抽过一次血,他没有告诉单位,怕万一没配上,就没说。最开始接到电话还是有点懵。宋真明回忆说,当时是下午,他正在办公室写稿子,对方是用座机打过来的。确认对方身份和事情后,宋真明心里已决定要捐,但口头没有立刻答应,想着还是要和家人再商量一下。当天下班回家后,宋真明只告诉家人说是献血,我当时以为要穿刺取骨髓,怕他们担心。后来经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解释,并上网查了相关资料后,他才知道不用穿刺,就像抽血一样。
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会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正常情况下,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会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至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80后老宋,乐于助人已经成了习惯
虽是80后,但平时大家都习惯叫宋真明老宋。献血大概有10年了,没有固定时间,想到就去献,具体次数记不清了。这次配型成功或许是偶然,但如果从帮助他人的角度来说,一路走来,老宋其实已经和很多人配型成功了。造血干细胞很珍贵,而他乐于助人的习惯同样珍贵。
2015年进入彭州市综合执法局后,他每周都接送同一个镇上的脑瘫小朋友到彭州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同事一起为彭州市小北街的残疾人摊贩协调出一处临时摊位,并为他们修缮了摊位的雨棚。以前远远看到我们,他们就会赶紧离开,群众还有意见;现在残疾人笑了,群众竖起拇指,我们也很开心。宋哥是一个工作非常负责的人。同事这样评价。
在成都打完第一针动员剂后,负责宣传工作的宋真明立刻赶回单位换上制服,带上相机,和同事一起赶赴一线。国庆前要拍一些市政彩灯的照片,而宋哥老婆在广元那边上班,平时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彭州这边带娃娃,所以那段时间他就带起娃娃在现场到处跑,拍照片拍到大半夜。同事告诉记者。
在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墙上挂满了宋真明拍摄的工作照片。这张(拍的)是当时我们上山,鞋子走烂了;还有这张,这个女同事穿着军大衣棉袄,在零下18度的冰库里面清点货物,清了5个小时。讲起照片背后的故事,宋真明兴致勃勃。然而当问到有无他本人的工作照时,老宋笑说他拍过的照片起码有几万张,但是镜框里有自己的没几张。
曾参与地震灾后重建,帮助贫困村产业和基础设施恢复
宋真明表示,这次配型成功就意味着对方的命有救了,杂念就都抛在脑后。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工作人员帮我查了,才想起是2012年在天府广场献血时,在献血单上勾选了愿意,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而正是那次选择让他的血液从那一刻开始,与另一个生命联系在了一起。
事实上,在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老宋也从未停止过帮助他人。2008年512汶川地震,学农学的老宋毕业前主动填报志愿,到广元市受灾最严重、最偏远的利州区白朝乡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下午从成都出发,晚上12点到乡上,晚上睡在堆满救灾物资的仓库。老宋回忆说,当时父母很支持,自己也想做点事情,刚毕业的他还没回家,就直接去了灾区。
之后他又开始参与当地的扶贫工作,曾经参与编制广元市利州区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在两年的扶贫工作中,他走遍了利州区全部的贫困村,与同事们一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猪、黄羊、核桃、蔬菜等农业生产,争取项目和资金建设村道,帮助贫困村产业和基础设施恢复。 1986年出生的宋真明为何被称为老宋呢?彭州市综合执法局的同事表示,7年在基层一线,参与抗震救灾和扶贫工作,磨砺了老宋坚韧不拔的品性,叫他老宋,或许是因为他身上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