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我国首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基于一年前生态环境部与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简称公民十条)内容,是第一次对全国多领域、多维度、不同群体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客观量化摸底。
报告调查发现,我国公众普遍认可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呵护自然生态、能源资源节约、减少污染产生、绿色低碳出行和关注生态环境等5个生态环境行为领域践行度较高,能够知行合一,但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
具体数据显示,近九成受访者不购买食用珍惜野生动植物或其他制品,总是或经常随手关灯、及时关闭电器电源;超七成受访者对自身外出就餐时适度点餐或餐后打包行为的评价较高;近七成受访者几乎不或很少燃放烟花爆竹;超六成受访者总是或经常以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超六成受访者总是或经常关注生态环境信息。这些生态环境行为能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降低生活开支、有益健康、操作方便易行。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研中心社会中心主任郭红燕指出,上述调查发现,传统节庆习俗和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行为习惯已发生扭转,绿色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
不过,公众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调查发现,超过五成(56.2%)的受访者在购物时未能经常自带购物袋,超四成(45.8%)受访者认为自己在选购绿色产品和耐用品、不买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行为上做的一般,近八成(79.6%)受访者未能经常改造利用、交流捐赠或购买闲置物品;超六成(63.0%)受访者过去三年中针对企业污染采取过监督行动;不到四成(37.6%)受访者曾为政府建言献策。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调查显示,公众高度认同垃圾分类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种认知度高达92.2%,但垃圾分类的实践较差,仅三成(30.1%)受访者认为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做的非常好或比较好。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上看,城镇居民在多数行为领域表现相对较好,但在垃圾分类的表现上不如农村居民。受访者认为影响自身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和垃圾集中转运时不分类,所以没必要分类投放,人数分别占63.7%和59.6%;其次是不知道怎么分类和不了解分类后垃圾的处理进度和结果,没有成就感,人数占比分别为36.5%和34.5%。
针对垃圾分类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政府部门应从政策制度和平台渠道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予以改善。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全民参与,2018年6月5日环境日当天,生态环境部与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公民十条,这是全国层面首个针对公民的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行为规范。
在公民十条发布一周年之际,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研中心在4月10日-4月30日间在网络上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回收有效问卷13086份。郭红燕说,本次调查是第一次对全国多领域、多维度、不同群体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客观量化摸底,有利于公众对标对表,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有利于企业了解公众不断增强的环境监督参与意识和行为,公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将倒逼或刺激引导企业绿色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