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上海的酒店客房里,您或许再也看不到六小件(即一次性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等洗漱用品)。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上海将推动旅馆、餐饮业限制或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
大量使用的六小件,对环保节约的负面效果显而易见。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曾经对近10家酒店每天产生的可回收垃圾进行调查,以一家星级宾馆有房间100间左右、按照八成入住率计算,每套六小件包含了独立的10件物品,每天产生垃圾就达到了800件。以此为基数进行估算,扩展到更大的地域范围,由此产生的污染和浪费都极为严重,这等于在本已重负累累的环境承载上,又多加了一层压力。
禁令已出,但六小件并未完全应声消失。究其原因,提供方和使用者都抵触。酒店有苦衷,担心取消一次性用品会恶化消费体验,造成客源流失;消费者不方便,用惯了的牙刷、香皂、梳子统统不见踪影,给旅途增添麻烦,增加成本。
因此,取消六小件,不能只念禁字诀,还需配齐必要条件。客观上,酒店是否可以考虑将部分一次性日用品升级为非一次性日用品,继续给旅客提供便利。比如牙膏、洗发水、沐浴露,不妨换成大瓶装,变一次使用为连续使用。另外,还可以主动引导消费者形成节约型的住店习惯,比如奖励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的顾客,赠送小礼品或奖励积分等。
主观上,消费者也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在便利和环保之间选择环保。比如,在行囊里背上洗漱用品、拖鞋、剃刀,自己多承担一斤重量,就会为环境多卸下一点负担。
当然,出台政策的主管部门也要拿出配套措施。既然限制使用一次性产品,重复使用的替代品就必须做好卫生消毒,对此监管得跟上,减少安全隐患;与酒店做好协调配合,多点入脑入心的公益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总之,有破当有立,只有在操作层面考虑得更全面,才能让政策的良好初衷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