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贵阳9月19日电(见习记者 张潼)面对历经千年风雨的古老艺术形式,什么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再度唤醒沉睡中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中国青年网记者近日走访贵州省肇兴侗寨和小黄侗寨,探寻当地政府与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道。
侗族大歌进课堂 唤醒沉睡的民族文化
在欧洲,阿卡贝拉以无伴奏合唱著名。在中国,也有这样一种音乐,它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的和声能模仿各种鸟兽鸣虫之叫。这种音乐被评价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图为小黄村的村民们正在演唱侗族大歌。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曈摄
这种音乐就是侗族大歌。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荣誉让侗族大歌的发源地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进入世人的视野。被人们称为“侗歌窝”的小黄村,“饭养身,歌养心”,村中几乎人人会唱歌。当天,中国青年网探访小黄村时,就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百人合唱的震撼场面。合唱人群中,从三四岁的幼童到七八十岁的老者,不论男女,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而这一场面,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音韵优美多变、合唱震撼人心,由于侗族没有文字、没有乐谱,侗族大歌千年来只是以口传心授的的方式代代传递下去。时代的脚步进入到20世纪中后期,受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再加上年轻人外出务工,新老传递出现断层,曾经的侗族大歌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小黄村采访中,从江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荣林介绍,为了保护和传承包括侗族大歌在内的侗歌,从江县委、县政府在三个方面实施了重要举措。
注重侗族大歌的活态传承。在小黄村内,有不少“地标性”建筑,如侗族鼓楼、风雨桥、戏台和传歌堂。这些村民容易聚集的场所,成为从江县委、县政府最关注的侗族大歌“教学点”。
采访当天,侗族大歌百人合唱人群散去后,中国青年网记者在鼓楼下,见到了小黄村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刷银花。作为村里掌握侗族大歌歌曲最多的人,70多岁的潘刷银花目前还担任着侗族大歌的授课任务。“我从小就爱唱歌,现在我还能记住几百首歌。现在小学生放学,都到我家里学歌。”潘刷银花说到这不无自豪。目前,潘刷银花平均每天都要教小黄村小学生一、二小时的侗歌。
图为小黄村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刷银花。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曈摄
从2014年开始,从江县委、县政府每年拨款200万元用于老百姓的传统节庆。为传统节庆拨款与侗族大歌保护有什么关系?原来,侗族为百节之乡,有“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的美誉,再加上侗族人过节必唱歌。因此,节日中的聚会成为侗族大歌传播的重要场合。从江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特点,逢节日给每个村拨款1000元至2000元,鼓励村民参与到唱歌中去。“虽然钱不多,但是能让老百姓明白政府对侗歌的重视。”孟荣林说道。
从2014年起,从江县通过整合教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师资力量,编写了民族文化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并规定课时进行教学,把侗族大歌、民族刺绣、剪纸等民族文化引进中小学课堂。小黄村小学的潘锦莲老师就在教授侗族大歌课程。“作为小黄村人,不能让这些歌失传,”潘老师说道。
如今,通过三方面的努力,小黄村侗族大歌被唤醒了。“现在村民们打完谷子,3个人以上就开始唱歌了。民族文化沉睡了这么多年,现在又被唤醒了。民族文化回归,村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自觉都提高了。”孟荣林说到此不由得感慨。
同样是侗寨,在据小黄村几十公里开外的黎平县肇兴侗寨,又有着另一番的“非遗”传承故事。
深入挖掘“非遗”精髓 用舞台化的表达感染世界
夜幕降临,在黎平县肇兴侗寨的小广场上,一场专为肇兴打造的晚会《醉美肇兴》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肇兴有着“侗乡第一寨”的美称。在这里,侗族人民生产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历史、艺术、文学、风俗都得到了体现。而《醉美肇兴》则将侗族的文化特点浓缩到一台晚会中,呈现给海内外游客。
由于舞台依山而建,因此舞台并不局限于小广场上,更延伸到了山坡上。演员们在广场舞台与山坡上遥相呼应,现场的观众们仿佛也浸入到表演中。晚会上,侗族大歌、侗戏等依次上演,有着侗族“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称的爱情故事“珠郎娘美”也被搬上了《醉美肇兴》的舞台。
这台晚会是由黎平县文化馆精心打造的。“过去这些侗族的文化,没有人挖掘。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就希望能够深入民间将这些民族文化挖掘出来,将其艺术化、舞台化,”黎平县文化馆馆长杨国祥说。
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地方性、象征性的文艺精品,是黎平县文化馆最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作为现任文化馆馆长的杨国祥早在2006年就开始侗族文化艺术化的探索之路。2006年,杨国祥以侗族摔跤为元素,编创了侗族舞蹈《侗族摔跤》,将当地的传统体育运动变为舞台项目,以舞台化的手法将侗族摔跤搬上舞台。这个节目两次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荣获金奖,不仅向全国人民展示了除侗族大歌以外的侗族摔跤,也让贵州省双江镇四寨村成为侗族摔跤的品牌性旅游地。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