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广州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冯瑜: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为大文化IP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媒体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 (记者 魏金金)9月15日,由文化部、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媒体主题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文化部、中央网信办相关领导以及十几家中央网络媒体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具体部署。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黄其正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众多精彩绝伦的中华“非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更成为我们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因此,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但与此同时,“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也需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践证明,不断融通多媒体资源,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对于进一步唤起广大网民关注热情,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在现场同样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实践着的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中华民族持有、传承着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烙印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建立起遗产保护的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希望媒体工作者用镜头、用笔墨、用声音,充分展现中国非遗之美、展示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的精气神,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播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线上和线下、虚拟和实有、旁观和操演、顺应时代潮流和坚守人文价值、推动固本创新和抵制歪曲误用,在所有这些维度上,都要有审慎的考量和精准的拿捏,才能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现场如是说,并一再强调,互联网的规模效应在发挥传播保护的同时,也会放大其商业力量,因此,我们有必要提早警觉某些非遗项目由此引发过度的商业化现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舞狮”现场表演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摄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来自近百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以及部分文化领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200多名编辑记者,将分赴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通过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生动呈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体悟中华民族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