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人类的历史记忆|古琴蕴藏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人类的历史记忆|古琴蕴藏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世界非遗文献博物馆

中国古琴文献博物馆-和乐堂子祯琴馆

        [特约记者趙志丹文献记录]古琴,在古代时称为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琴棋书画”中所指的琴,因为其历史悠久,唐朝时开始就称其为古琴了。古琴艺术蕴藏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传说伏羲神农时就“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可以说古琴是最古老和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之一,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籍《乐书》中就有:“琴者,乐之统也”一说。

        历代的文人雅士大多喜爱古琴,他们的书房中常常是左琴右书,将琴作为修身养性的必备之物以及完美人格的象征。孔子、庄子都是杰出的琴家,他们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其后几千年中国琴乐美学思想的发展。

        汉魏以来的名人司马相如、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籍等,也以擅于弹琴而著称。李白、孟浩然、王维、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等诗人、词家,不仅为古琴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而且也经常抚弄琴弦。

        古琴,以其外观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它像一把剑,但我觉得它也像一位气度高华的深闺淑女,于沉稳中透出飘逸的气韵,又于朴素中显出华美的韵致。

        仔细观察,古琴有琴额、颈、肩、腰、尾几个部分,古文献《琴制尚象论》中写道:“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齐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纤细也”。琴尾呢也称作焦尾,这来自于一个典故:东汉时的著名文学家蔡邕,擅长于古琴,在一次游历中路过一村庄时,有人正用梧桐树桩生火。当树桩被焚烧时,蔡邕听出一种奇妙的噼里啪啦声,他意识到这是制作上乘乐器的木材,于是叫喊着请人将木桩从火中拖出。可惜,这时木桩的一端已被烧焦了,但他仍然用此木桩制作了一张琴,并取名“焦尾”。“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以及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琴的形制不仅具有人体之美,而且符合自然之数,它面圆象天,底平象地,寓意天圆地方: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365天;琴面上方有十三个标明音位的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加上四年一度的闰月;琴面的主体部位是七根弦,分别是音乐上的“宫、商、角、徵、羽和少宫、少商弦,其对应的是土、金、木、火、水五行及文武二弦。文武二弦也许只是一种传说。说的是周文王因失去了嫡长子伯夷考后,觉得世间之哀莫过于此,于是加了一根弦。周武王为纪念伐纣之事,又增加了一根弦。实际上啊,在所出土的战国中期墓葬中,就已经有七弦琴了。

        另外,琴面和琴底,还有岳山、龙池、凤沼、雁足等等,可见在一张琴上,有天、地、人三才,还有山、有水,并且龙凤呈祥,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其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朋友们,古琴除了蕴含上述奥妙之外,还具有极高乘的艺术品味和欣赏价值,这体现在古琴之上的铭文和篆刻之美。古琴持有者或鉴藏家常常会在琴上题写琴名、诗文及加盖印章,其铭文内容隽永佳美书法和题刻气韵生动,与古琴的造型之美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啊。

        总之,无论是铭文的内容,还是书写的笔法,雕刻的刀法,都令人意欲品味,意趣无穷。因此古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可以用作欣赏和收藏。明代学者屠龙曾经说:“琴为书室中之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纵不善操,亦当有琴。”

        当然,古琴作为一件乐器,最具魅力的还在于其音色之美。它的音色特点是:温润、和雅、深邃、空灵、飘逸等等,操缦一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使聆听者在恬逸淡泊之中,品味到悠然意远的无穷韵味儿。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