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将于9月8日在黄山开幕

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措并举,力推非遗挖掘传承工作

9月4日,由区文广局、区教体局联合主办,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7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培训在区文化馆举行,特邀绍兴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俞斌,为来自全区各个乡镇(街道)的36位非遗传承基地代表现场授课。

期间,俞斌老师就传承基地的具体工作职能、星级考核评定标准、如何更好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解读,在提升我区非遗基地保护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的同时,也推进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纵深发展。

非遗项目名列绍兴前茅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区文化馆作为全区开展宣传教育、培训辅导、理论研讨、收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等活动的重要阵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始终不遗余力,定期组织非遗文化活动,多方寻访非遗传承人,有序开展“服务传承人月”活动,积极做好非遗名录项目申报和非遗宣传普及工作。

2010年,我区正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由区财政每年设立70万元的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开展非遗场馆建设,先后建成上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崧厦蔡林乌金纸质展示馆、丁宅蚕桑展示馆、梁湖年糕展示馆、越窑青瓷展示馆等丰富多彩的专题性场馆,向市民群众全面展示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化。

据文化馆副馆长柯妮赛介绍,目前,我区已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项,绍兴区级非遗名录项目41项,区本级非遗名录项目16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名,绍兴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1名;省市级各类非遗基地14个,区级基地36个。各类项目数量均位列绍兴市前茅。

活态传承彰显非遗魅力

五彩香袋尽显巧手灵气、越绣服装充满民族风情、竹编器具凸显艺术特色、油纸伞件呈现优雅别致……今年6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文化广场上演。活动期间,除了对上虞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五龙庙管委会(五龙庙会)、丁宅乡下宅村(蚕花娘娘的传说)等7个传承基地进行授牌,还特别甄选了哑目连、莲花落、越剧、桌凳农具花等非遗项目做现场展演,精彩的展示环节立刻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驻足观赏,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了一番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事实上,在非遗保护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循着“活态传承”的理念,力争在还原非遗原貌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全区非遗知识竞赛、非遗摄影和征文比赛、民间吹打擂台赛等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每年,我们都会利用 文化遗产日 的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别具特色的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也会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举办各类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展示、展演、培训活动。同时,积极尝试在区非遗产馆、村(社区)农村文化礼堂、学校等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展览和培训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柯妮赛说。

编撰画报做好挖掘传承

在此次的非遗传承基地培训中,每位参会者都领到了一册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的最新一期《非遗画报》。据了解,作为浙江省第一份画报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刊物,《非遗画报》旨在以更全面、更包容、更开放、更先锐的视觉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报道非遗工作现状,传递非遗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五年来,已累计发放6000多本,受到省有关领导和同行的广泛好评,还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