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人类的历史记忆|百年鹤年堂前世今生

人类的历史记忆|年画的传说与变迁

人类的历史记忆|年画的传说与变迁

  特约记者趙志丹文献报道:年画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中国,以及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过春节,都要贴年画。年画和吃饺子、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年画题材丰富、色彩鲜明、雅俗共赏,内容以喜庆为主,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已成为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最早萌始于秦汉时期。那时的年画是在门上画上“神荼、郁垒”,俗称“门神”,用来避邪。

  在唐代,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常感觉卧室门外有人抛砖弄瓦,鬼哭狼嚎,闹得皇宫彻夜不得安宁。大将秦琼听后说,我愿意与尉迟敬德披挂戎装,伺候在陛下左右,唐太宗准奏,果然当晚平安无事,唐太宗非常高兴,后来命画师把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自此,鬼怪销声匿迹。后代传承这种做法,秦琼、尉迟敬德便成为年画上的门神。

  到了宋代,在汴京、临安的市场上开始有“门神”等神像出售,称为“纸画”。明代中期后,由于雕版印刷中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绘刻与销售,全国形成了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两大年画中心。清代光绪年间,出现了月份牌年画,附有12个月的月历与节令表,题材则多为美女或中国古代故事,还会标上商品或者商号,采用传统年画的形式,在岁末时候随商品赠送客户,既美观,又实用,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商品海报。清代末期,木版年画走向衰落,上海、天津兴起了石印及胶印的年画,以月份牌年画最为盛行。光绪二十四年,天津杨柳青的齐健隆画店印行了一种宣传办学堂、满汉平等、禁服鸦片等“改良年画”,“年画”一词开始沿用至今。 

☆毛主席接见劳模(50年代)

☆女民兵(50年代)

☆许仙与白娘子.(60年代)

☆颗粒归仓(60年代)

☆军民一家亲(70年代)

☆女排夺冠(80年代)

  在上世纪50年代,神州大地百废待兴,亿万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建设祖国的劳动热情高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劳动模范。一幅《毛主席接见劳模》的年画,先后再版两次,印数接近了100万幅,在当时曾广为流传。60年代,宣传雷锋形象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志在农村山水间》年画大量印行,最著名的就是那幅《毛主席去安源》,先后印行近10亿张,创造了年画发行的世界纪录。70年代,年画内容多是表现“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以及反映祖国建设内容的,如1973年创作的《南京长江大桥》,还有一些革命样板戏的年画,包括《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等。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年画创作和出版工作进入最辉煌的时期。许多学院派画家也投入了年画的创作,很多作品一改以往那种传统画法,绘画风格上也出现了较大变化,画坛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佳作颇多。据统计,全国累计每年出版年画品种约5000种之多,印数达8亿张(套)。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些年画,真实地记录了抗美援朝、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男女平等、赤脚医生、样板戏、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等等,这些年画比之传统年画更富有时代气息,在宣传新社会的新思想、新风尚、新生活、新事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张贴年画曾是中国人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今,这一传统民俗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边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年画的影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书画作品和挂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画能够保存下来的非常稀少,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画,现在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年画已经从寻常百姓家的墙上走向了书画收藏家的案头。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