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民生 >> 公众健康 >> 招聘网站乱象敲响警钟:星级认证为何难阻虚假信息

招聘网站乱象敲响警钟:星级认证为何难阻虚假信息

同学你好,感谢你应聘我们公司。你的简历已通过筛选,现通知你到岗面试很多在招聘网站上投过简历的毕业生都曾收到过类似的信息。让人困惑的是,自己并没有向该公司投简历,但该公司却分明掌握了自己的求职信息。

   近期,随着大学生在求职中遭遇传销组织甚至遇害身亡事件的曝光,招聘网站种种乱象被揭开,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招聘网站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网投简历  

  为何招来诈骗短信?

  我只是在招聘网站上向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为什么会收到其他公司的面试通知?今年大学毕业的张同学已经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可还是经常收到许多不知名公司的面试甚至录用通知。他对记者说,面对信息泄露,只能自己增强辨别能力。   

  事实上,个人信息泄露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是常见现象了。招聘网站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一大出处。一位业内人士说,很多招聘网站销售人员为了追求业绩,往往会通过不正当手段使用用户简历,这将给求职者带来很大危险。   

  记者登录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发现,在其隐私政策中显示,向该网站购买了相应服务的企业或人员可找到用户简历。若某一第三方进入其数据库,查找到用户简历,用户不要吃惊,因为该网站认为在你把你的简历放入我们的数据库时,你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并同意承担这样的风险。而对于因此而引起的任何法律纠纷,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而当记者希望删除自己曾在该网站公布的简历时,却被提示:至少需要一份简历,不能删除。   

  这暴露了整个行业的通病。某些公司在追求业务快速发展时,一味在注册用户和信息数据上求多,而忘记了作为平台应该承担的责任。其实,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有明确规定: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其产品、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各类机构和平台在使用个人信息当中,给我们提供了个性化的、便利的商业服务,这是我们从信息公开中享受到的好处。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说,但这些机构和平台一定要将正当使用和非法使用区别开来,并且严格界定使用途径,遵循合理使用与安全使用的原则。

  星级认证   

  为何难阻虚假信息?

  我看到这家公司在招聘网站上的诚信等级有4颗星,可最后发现还是存在虚假招聘信息。一位网友在某招聘网站的受骗经历很有代表性。招聘网站往往难以发挥对虚假信息的过滤作用,从而导致用户受骗。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因轻信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而遭到诈骗的例子并不鲜见。据今年初360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虚假兼职诈骗的举报维权数量共4550起,占总互联网用户维权数量的22.1%。并且这些案件,大多发生于那些知名的大型招聘平台。   

  近期,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进行求职,在天津遭遇传销骗局一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一时间,招聘网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一案件暴露了以BOSS为代表的招聘网站普遍存在的信息审核漏洞:审核手续过于简单、没有经过详细核查就可以发布招聘信息,甚至很多重要信息都可以是虚假的。   

  许多招聘网站不进行验证,即可发布招聘广告,这不是技术漏洞,更多的是管理漏洞。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建议,招聘网站应加强监管,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李文星的悲剧。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永江认为,招聘网站有义务对招聘企业进行营业执照等实质性审核,而不只是对诸如企业邮箱、名片、工牌等的认证。但作为平台方,网站能力有限,其审核能做到哪种地步,责任边界在哪里,仍是业内争论的问题。   

  除此之外,一些求职者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和侥幸心理也给造假者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   

  他们先把我带到豪华的别墅区,一群成功人士向我讲述致富之道。我后来找机会向同学求救,同学带着警察才把我救出来。一位经历过传销骗局的年轻人对记者说,真的有人会轻信传销组织的快速致富之路,走上不归路。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