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佩云在制作山西面塑。
山西面塑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了一面多食的食品文化,融入了美学思想,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面塑艺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2月27日,我们走进原平市卫村面塑艺人叫赵佩云,现场实拍了面塑作品的制作过程。
出生于1966年的赵佩云,自幼受家母田凤英面塑艺术的熏陶,酷爱工艺美术,曾跟随舅舅学炕围画、纸花、油漆等美术制作,后因油漆过敏专攻面塑创作。把五间木质大瓦房和三间西配房作为面塑作坊,普通的土炕就是工作台,面板、面杖、剪刀、镊子等就是面塑制作工具,一件件精美面塑作品就是在这个简陋的住房里诞生的。
面塑的制作材料主要是自然朴实的小麦面粉,再依据各地民间不同的造型需求,搭配红枣、豆类等果实点缀制作而成。塑题材大多源自于生活,取之于自然。动静结合,飞跑相间,十二生肖、猫、狗、鱼等动物造型,也有小巧玲珑、素颜雅趣的小面人,还有生、旦、净、末、丑等戏剧人物等。这些题材的选择或体现个人崇拜与民族信仰,或体现淳朴天真与民俗风情,表达了面塑艺人的心灵崇拜和心愿寄托,尽显自然和谐之美。其工艺相当讲究,要经过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等多道工序。制作方法充分运用捏、剪、割、搓、拼、挤、夹、压、盘、叠等手法,在技艺手法上进行反复的探索,从制作面食的点滴中积累制作面塑的经验和造型方法,在不断的实践和创作中,形成了独有的制作工艺,展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蒸制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材料的自然之美,使其在色泽、纹样、肌理等形制上,展示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做一件作品很费工,我做面塑只是爱好,赓续面塑艺术。”赵师傅这样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赵师傅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深厚创作功夫赢得了市场,面塑作品走向了全国各地。为了按时完成每一项订单,常常全家齐上阵,加班加点,每天都很辛苦。
其实,面塑作品经过赵师傅艺术之手赋予了民间一个个传奇故事,才使面塑经久不衰。当地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年节庆典、婚姻满月,生日做寿、庙会祭祀以及其它喜庆时,就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尤为结婚最为明显,男女双方都要定制面塑,在婚礼当天展示并交换。当地婚礼上女方家用的叫“牛犋”的一种面塑,来源于古时耕地俩户各出一头牛套在一起叫“搿犋”,婚礼时用“牛犋”取“搿犋”的象征意义,婚礼迎亲时男方家用单人“牛犋”换女方家双人“牛犋”,构思新颖, 造型稚拙, 色彩妍丽, 以美化生活为目的, 表达着人们的理想愿望, 饱含着他们对生活的激情, 是民间艺人对美好理想生活追求的写照。
看着每一件栩栩如生的彩塑,赵师傅说:“每一件饰品都有它的寓意,例如这喜兔,兔吃葱俩家亲;兔兔吃葱葱,来年抱孙孙;蛤蟆背砖,辈辈当官;面塑还要根据客户所需,特殊对待;送新娘龙凤呈祥,送新郎金牛送福;送媒人喜鹊登梅等等不一而足。而岁时节令又有不同的要求,如春节花糕枣山,七月十五面鱼等。”
看着完工的一幅幅精美作品,老赵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赵师傅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