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天坛周边简易楼位于焦化厂的安置房正式开始入住,这是历经5年建设期后,焦化厂旧址上迎来的首批居民,也就此揭开了酝酿多年的焦化厂旧址更新方案。
昨天,市保障房中心披露,截至上月,焦化厂地块污染物已全部治理完成,大批不低于商品房品质的安置房、保障房正陆续建设、交付。而备受关注的焦化厂遗址公园正在进行建筑加固和相关规划方案,预计明年有望启动实施。
留下的工业遗迹将全保护
红砖围墙,银灰大门,三层的焦化厂质检楼密密麻麻缠绕着几百株爬山虎,边角之处依旧藏着焦化厂半个世纪的历史。
焦化厂的兴建与停产,皆因环境保护。1958年,为了解决北京燃料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浪费巨大这三大难题,开始兴建焦化厂。这里曾使用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炼焦炉推出了第一炉焦炭,也曾第一次将人工煤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市区。
近半个世纪后,随着申奥成功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老厂区已经不符合首都城市建设、尤其是环保的要求,2006年焦化厂全部停产、2008年前完成搬迁。
焦化厂占地124公顷,寸土寸金的东五环边上,这块闲置土地到底该用做什么?几年来,关于焦化厂老厂区的开发与保护一直争论不休,方案更是几易其稿。市保障房中心燕枫工程公司总经理孙兴凯入驻焦化厂已有5年。2012年,焦化厂西南角被敲定用来建设安置房。
此后,焦化厂保障房规模愈来愈大。根据规划,124公顷的土地上,安置房、公租房这两类保障房就占了近50公顷,主要分布在原厂区的办公用房、实验室等区域;2014年底通车的地铁7号线车辆段在此占地24公顷;剩余50公顷则包含了焦化厂主要生产线,形似T形。孙兴凯说:按照初步规划,这50公顷土地将建设为遗址公园,包含大烟囱、脱硫塔、炼焦炉等主要的工业遗迹,目前遗存的既有建筑将全部进行保护。
旧址污染物全部治理完成
祈东家园的入住,距离焦化厂保障房项目的敲定已过去4年多的时间。无论是前期手续、还是施工建设,时间都长于一般保障房项目。这是因为,保障房开建前,要先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土壤、地下水修复。
5年前孙兴凯来到焦化厂地块筹建保障房时,扑面而来的是刺鼻的焦煤味。他所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包括土壤和地下水在内的环境修复,最深之处甚至达到地下18米。
焦化厂的污染成分主要为多环芳烃和苯、萘等有机物,治理修复过程就是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并将污染物进行分解。孙兴凯介绍,治理要先对土壤进行高温桑拿,将污染物蒸发,桑拿后的土壤就变成了彻底干净的土壤。蒸发出来的污染物并不是直接排空,而是通过活性炭等装置收集吸附,再通过密闭装置进行高温和燃烧处理,变成没有污染的蒸汽、水和二氧化碳。而对受污染的地下水,则采用空气吹脱修复技术,通过增加气体和污染地下水的接触面积,使有机污染物从水中挥发出来,再对产生的尾气进行收集、处理。
焦化厂环境修复历经近4年、三期工程,覆盖厂区所有位置。截至上月底,三期工程全部完成,4年合计修复污染土213万立方米、污染水15.6万立方米。第三方的所有检测报告显示,焦化厂治理修复全部达到了环保标准,空气中的异味也日渐消失。
与此同时,保障房项目建设也紧跟环境修复进行。孙兴凯介绍,安置房一期已在6月底交付使用,二期将在今年年底交付使用。虽然是在土壤修复的地块上建设,但保障房品质不低于商品房,后期也不会因之前的污染而再受影响。他说。
投入上亿元加固保护老厂房
焦化厂工业遗存中,6根大烟囱曾是标志性建筑。孙兴凯介绍,由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与施工基坑相距不到10米,大烟囱已拆除4根。4根拆除的烟囱做了详尽的影像资料,也具备复原的可能。他说。
记者昨天探访老厂房发现,经过时间侵蚀,老厂房虽保有原来风貌,但已破损严重。据介绍,目前存有的40多栋建筑正在进行加固保护,并对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治理,而这笔投入将达到几亿元。
占地70公顷的老厂区未来会建成什么样?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在保障房小区东侧约200米处,将建设能够媲美甚至超越798的北京东部工业遗址文化园区。
根据初步方案,遗址公园园区设计将由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崔凯执笔,将工业焦化炉、炼焦塔、传输带等工业遗存作为大地景观小品。在遗址公园整体规划上,园区内以一轴一环、多点多脉作为规划结构,一轴为工业历史展示轴,最大程度地展现历史原貌;一环以厂区工业流水线为痕迹,形成特色的工业旧址游览环线;多点则围绕园区内特色工业旧址展开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景观空间;多脉为链接旧址公园与城市、历史与现代的绿色渗透景观脉络。
按照此前相关规划,焦化厂地区的开发将承载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与时尚运动体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活力综合性城市功能区。随着遗址公园和保障房配套商业、学校的建设,曾经辉煌的老厂区也将再次带动这一区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