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角色重要:一半受访者称心理压力大时会咨询
小
大
打印
2017年07月02日 作者: 来源:文化
当情绪低落时,有多少人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心理压力大时,50.5%的受访者会向心理医生咨询。80.3%的受访者表示心理医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心理压力大时,50.5%受访者会向心理医生咨询
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王梓(化名)表示,虽然还没进入社会,但一些外在和内在的压力让她时常感到焦虑,比如学业上,想要好好做学问,但时间和精力不够。面临实习、就业,自己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岗位、户口和薪资哪个更重要等问题,也困扰着我。
已经工作3年的张烨(化名)表示,平时工作强度比较大,有时甚至无法入睡。张烨一般都是采用自我疏导或向亲人倾诉来消解压力。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舒曼,在平时工作中主要面对学校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他介绍,来咨询的群体中,主动求助的大概占1/3,有1/3是在亲属、朋友等的建议下来看心理医生,还有1/3是通过测评,发现问题,中心通过约谈的方式帮助其进行调整。
舒曼介绍,如今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增多,一方面,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家庭教育、婚姻关系等使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健康等观念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入。
民调显示,83.0%的受访者会感觉压力大。68.5%的受访者表示有过压力无法排解的状况。
心理压力大,受访者归因于工作压力大(62.1%)、消极情绪氛围渲染(49.5%)、难找到专业人员排解(45.8%)、生活节奏快(41.9%)等。
心理压力大时,50.5%的受访者会向心理医生咨询,49.5%的受访者不会。
66.8%受访者表示找不到方便、快捷的心理医疗资源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从萌芽到发展,经过短短的20年时间,无论是从业人员的数量、水平,还是国家对这个行业的规范,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舒曼表示,心理辅导在我国仍算是新生事物,而任何新生事物都会有发展中的问题。比如会遇到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和道德问题、从业资格证书规范化管理等问题。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国家对行业的扶持,这些都会越来越规范。
舒曼介绍,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更包容了。我们做过一个研究,通常咨询心理问题的人,40%左右是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如孩子教育、怎么化解心理压力等,20%左右需要药物治疗,30%左右是处于需要辅导的阶段。
张烨说,她身边有朋友和同事,因为感情、工作上的问题而去咨询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帮助肯定更科学合理,情况也会更快得到疏解。但是除了高校、大医院科室,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多,做得好的就更不多了,所以一些人在这方面积极性就不高。
50.5%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压力大时应该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80.3%的受访者表示心理医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在心理咨询的问题上,66.8%的受访者坦言找不到方便、快捷的心理医疗资源,53.8%的受访者表示有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生有偏见,51.2%的受访者表示人们的自主咨询意识较弱。
69.9%受访者建议宣传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王梓觉得,个人的心理健康是比较隐私的事情,不太愿意向陌生人倾诉。可能这种想法是首先要破除的。
舒曼认为,国外的心理咨询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国外不少心理辅导不是就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由个体问题推及家庭、接触群体等进行系统协调,是整体观和生态观结合的辅导模式。其次,更加注重人的价值,比如内向的人,不是让他/她去改成外向,很多科学家都是内向思考型的人,要认同来访者,提升其自我价值认同,使其更好地成为他自己。
同时舒曼也表示,行业从业人员要持有一颗敬业心、求学心,以患者为出发点,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水平是根本。大家应当取长补短,真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调查中,69.9%的受访者建议宣传心理咨询的重要性,59.1%的受访者希望单位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建设,53.1%的受访者期待建设心理咨询诊所,44.3%的受访者表示要提高自身情绪管理意识。
受访者中,女性占50.7%,男性占49.3%。00后占0.5%,90后占19.9%,80后占55.2%,70后占17.7%,60后占5.4%,50后占1.1%。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