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大运视野 综合编辑 吕梁地上和地下均拥有着无比辉煌的文明遗产。离石地处三川河谷地,城区的凤山天贞观,始建于宋代,是较早的道家修行之所,大兴于元明二朝,体现了我国元明时期的观宇建筑风格。离石西南的安国寺,丹霞飞涌、小桥卧波,其间有一代廉吏于成龙的读书楼,具有相当宝贵的历史价值;此外,交城玄中寺、中阳柏洼山、交口云梦山等等,名胜古迹不一而足,可以说一山一水有传说,洞天福地生灵气,它们就像隐藏于深宫中的绝代佳丽,等待着人们去探幽览胜,去寻觅开发。
当今之世,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必须要从民众生活出发,坚持“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贯彻原真性整体性的原则,防止出现片面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
坚持“生活相”立场
要坚持“生活相”立场。所谓“生活相”,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或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上有其独特性,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生存于生活中,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如七夕、中秋、春节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吕梁又有特殊的七月十五、清明、寒食、小年送灶王的节日,这本身也是我们生活的特殊样式。
在如今文化大繁荣的进程中,要及时未雨绸缪保护那些珍贵的生活样式,要注意延续和传承它们的宝贵神髓,让他们在人民群众的口中和耳中生生不息、永久流传。与现代人关系密切的还有传统节日,这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是民族或族群生存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不可能完全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而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性地改造。这同样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坚持“生活场”观念
要坚持“生活场”观念。一是要注意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文化表现,但是又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生活场。其中非物质文化促生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科学完整的文化生活场空间理念来指导这些工作。
二是要注意防止单纯文化碎片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不单一性。文化遗产的品种或类型不是单一独立,而是混同一体。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应是支离破碎的文化的碎片。比方,在吕梁内外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各地都涌现出一批民间收藏家。筷子、梳子、算盘、陶瓷、瓦罐、器皿等等传统的民间日常器物以及各种生产的工具,都在他们收藏的视野中。这些东西虽然是民间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收藏家们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精神堪足敬佩,但换一个角度看,他们保护的其实仅仅是一些民间文化遗产的碎片,其整体性和完整性值得怀疑。这些器皿成为了各种单纯孤立的文化碎片,失去活力后静态地躺在馆室和仓库里,与它们原来内在固有的生活文化的整体毫无关系。加上一部分文物贩子从中倒卖、破坏,它们应具有的文化遗产属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成为了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一种败笔。还有一些地区的剪纸、年画、农民画等民间美术的创作脱离了原来的轨道,进行商品化的批量生产,制作缺少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产品单一粗劣。如有的剪纸名为“剪”纸,实为成批制作的“刻”纸,有其名而无其实,失去了保护的价值。种种情况都在说明,当今民间艺术如何实现真正的保护,需要仔细推敲,其关键之点,就在于如何在保护的进程中,密切地关注并把握好“生活场”的标准,恰如其分地将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好。
三是要关注生产技艺秘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技艺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要有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要全力挖掘现存生活中尚存的传承地和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能持有的艺人进行调查、登记,明确需要保护的对象。国家从优先原则给这些艺人发给特别补助金,并要求他们进行技艺的传授,鼓励他们多招收徒弟,传于后代。在学校的课程中也可以加入传统艺术和技能的内容。
努力恢复“生活流”
要努力恢复“生活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世态”代代相续的生活样式,要从现实社会生活状态出发,恢复和保持其赖于生存的基础———生活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采取动态的生活化开放式的保护方式,在居民现实生活流中自然流溢。即使是馆藏的形式,也不应排除其生活化的再现,给人有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让创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核心的原住民,在现存社会的生活流中得到实现真正的保护。
如一些民间美术和工艺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艺术,而是具有民俗文化外衣的生活。它们在与现实社会民众生活的实践功利紧密相连下萌生和发展,是具体生活技艺和日常生活的展现。在吕梁广大城乡,如剪纸,一般见诸喜庆时空场景、器物的祈愿性装饰。竹编,大抵是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器皿。木雕常见于民居的桌、椅、门、窗、梁、檐、斗拱等物件的构架。石雕、砖雕、石刻也多见于民居和传统宫室的门庭、石础等建筑构件。它们本身与民众生活方方面面连在一起,息息相关,是民众生活状貌的鲜活的展现。只有恢复其生存的“生活流”它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