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做好准备,迎接传统文化全民传播时代

做好准备,迎接传统文化全民传播时代

   【心直口快】

   如今,在各类传统文化活动的现场,总是不少各种长枪短炮和高像素智能手机。然后,相关的图片视频就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之所以能够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不仅仅是由于传承人、从业者、参与者的代际传承,也与当今日益发达的人际传播息息相关。可以说,传播与传承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传统文化事象活态存在的生命力。

   全民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中央刚刚发布并开始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要求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全民传播传统文化,正是让公众直接关注、参与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的有效途径。只有当传统文化重新回归民众,进入寻常生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生生不息,才能真正发挥提高国民精神文化素养、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受限于基础数据记录的缺乏和不完整,单单依靠人数有限的保护工作队伍,显然难以完成对浩瀚宏达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录。同时,已经建立的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仅仅限于工作层面,没有实现对外开放,也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广泛利用。广大民众的参与将改变这种局面。全民对非遗等传统文化事象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摄影、摄像、录音等,记录所得的海量素材通过科学、便利的渠道,可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远播提供与互联网渠道相匹配的资源库,成为构建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记录与传播的时机已然成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备较好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持续攀升,加上数码照相机、家用摄像机的普及,人们拍照、摄像等记录行为习惯的养成,决定了全民记录传统文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购置了高清单反相机、专业级摄像设备,已达到了专业记录所需的技术标准,所采集的图片、音视频完全可以达到资源数字化保存的要求。

   当单反发烧友、短视频创作团队将镜头对准散布在各地的传统文化事象,基于强烈爱好驱动的记录与创作行为,将会带来越来越多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画面、影像和故事,也将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资源。

   民众的关注与参与是传统文化事象得以实现人群传承的必要条件,而围绕该事象的活跃的兴趣社群是传承人、从业者最需要的知心人。借助故乡情结、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等形成的特定地域或项目的小众化社群,比如戏迷、乐迷社群,是当代传统文化记录整理与传播推广的主力军,也将是全民传承的核心力量。

   培育良性外环境

   迎接这样一个全民参与传统文化的记录、传播的时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提供入门指南。民众具备记录传统文化的意识、技能和设备之后,一个以保存记忆、传播文化为目的,告诉人们如何记录与分享的入门级指南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已有的相关标准普遍专业性较强,并不适合直接用于大众普及。这一点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由加拿大纽芬兰省博物馆协会为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编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指南》,在强调记录和共享传统实践的重要性之后,从数字化记录非遗的不同方式,音频、视频、图片的数字化记录与编辑教程,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方法,遗产及技术相关的术语名词解释,可用的在线资源等方面,为有意从事活态遗产记录的广大志愿者们提供入门指南。

   二是整合共享平台。志愿者群体的自发形成,壮大了传统文化记录者队伍,使得保存活态传统的任务不再主要依靠政府遗产保护机构跑遍城乡来完成。但是,政府机构需要收集散存于民间的优质记录资源并长期保存,将民众基于自身网络社交圈的小范围分享行为提升为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开辟和整合资源共享平台。例如,在现有主流社交网站开辟专门通道,或者自建平台并与主流社交网站实现无缝对接,形成资源便捷上传、标签化管理、多渠道分享和择优永久保存的整合共享平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门类的活态文化基于互联网实现共时性的交流与分享,可以激发全民记录、全民创造与全民共享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是引进专业管理。公众上传的照片、视频等资源包含了海量主题,分散于不同时间和地域,包含各个门类的传统文化事象和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要实现资源的便捷上传和便利检索,一套易用、科学的标签索引体系必不可少;后台处理程序的智能化程度,决定了数据的潜在效能,需要多学科合作设计完成;而符合当代传播规律,特别是符合年轻人文化消费观念的内容精选加工,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资源影响力、实现价值传播的重要环节。

   今天,人们一方面越来越意识到抢救性地记录身边濒危的非遗等传统文化事象的重要性,一方面也越来越乐于关注、参与和分享自己所喜爱的民族民间生活文化。拿起手机记录、通过网络分享,鼓励与引导人们以力所能及、饶有兴趣的方式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既是全民文化创造力的展现,也是传统文化资源谋求与当代文化需求相结合的一种可行路径。

   (作者:杨红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