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解决中国儿科医生荒 对症下药是关键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的5位儿科医生,几乎人人像陈静一样,每天超负荷运转着,有的甚至一天门诊要接待100余号病人。海南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的背后,是目前医疗系统面临的一个全国性现象:儿科医生荒。(5月14日 《工人日报》)

   近几年来,儿科医生荒的问题愈发严重。而孩子又是一个祖国的未来,如果一个社会都没有办法呵护好未来,那这个社会又从何谈发展呢?但是,偏偏出现了儿科医生荒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海南,全国各地都有儿科医生荒的问题。《新闻1+1》就曾经报道过现在的儿童医院,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打地铺,通宵排队,家长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呵护怀里的未来。其实,这还真不是夸张,更像是儿科门诊的真实写照。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荒呢?首先是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决定在新本科专业目录中不再设儿科本科专业,儿科专业似乎就此落入了冷宫。其次是突如其来的二胎政策,大部分家庭都纷纷投入到造二胎,生二胎的大战中。而女儿科医生也面临着生二胎,所以更加剧了儿科医生荒。三是儿科医生压力大、委屈多、收入低,收入几乎是所有科室中最低的,所以往往费力不讨好,很多医生不愿意踏入儿科领域。其四,儿童用药用量较小,以药补医在此无法实现,医院收益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不少综合性大医院都选择关闭儿科诊室。最后,医疗资源的过分集中,导致一些偏远乡村地区的父母不得不带着孩子来到城市看病,造成儿科医生资源不足的现象。

   为了解决儿科医生荒,政府也是费劲了心思,居然企图通过降低门槛来增加儿科医生数量,这种做法简直是可笑至极。2015年7月,国家卫计委发出了《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儿童由于年纪和表达能力的原因,往往有病不知道,有病不会说,有病不愿说,而这样的救济措施更容易加深医患矛盾,同时也容易令儿科医生感觉到没有职业尊严,不受尊重。

   那么,究竟如何解决儿科医生荒呢?笔者认为,根据症结寻找解决办法才是关键。

   首先,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合理规划儿科医院布局,合理增加儿科病床,优化资源配置。其次,要让儿科医生感受到职业尊严,管理部门应该出台合适的政策,制定适合儿科特点的晋升渠道,留住人才是关键。第三,适当分散医疗资源,多发展基层儿科。例如可以实行专家医生轮转制度。最后儿科医生要端正自身心态,以爱和耐心对待病患。

   祖国的花朵尚在发育成长中,耐心的呵护是少不了的,不能让儿科医生荒继续荒下去。如何为孩子们托起一片天,下猛药不如下对药。

   长江网网评员:吴佳玲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