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影对很多现代都市的人来说是一个无比遥远的记忆,而这份记忆绝大部分是保存在他们对中国70、80年代农村坝坝电影的印记里。如今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欢笑、无数记忆、无数美好的农村电影也在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传播技术的炫丽光影下暗淡了自己的光芒,有人因此断言农村电影很快将被取而代之。
然而在今年3月1日刚刚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电影促进法》都将农村电影写进了法律条文里,这不仅是对质疑农村电影即将消亡不实言论的有力回击,更是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电影的重视。两部法律都在不同的层面指出加强包含农村电影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更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长远之路。
有法可依,则道行长远。农村电影有了法律的保障,其未来发展的道路则更加长远。然而这是否就说明目前人民群众以及党和政府对农村电影的现状是非常满意的,农村电影的从业者可以安然自得不求进取?我看答案并非如此。农村电影从1998年2131工程开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九年的时间。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农村电影除了将原有的胶片机升级为数字电影放映机外,其放映模式依然停留在过去的阶段。这和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不断革新的数码产品升级换代是不相匹配的。再加上片源、放映点、映前宣传、新媒体竞争、移动互联兴起等多重原因的影响,农村电影荧幕前的观众日渐稀少,受欢迎程度也大不如前。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然而让人欣喜的是,农村电影目前的现状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很多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包括我们宜宾映三江院线在内的很多院线公司都在不断寻找原因,寻求根源,并尝试用有效手段去改变农村电影的不利现状。形成如今农村电影工程现状的不利因素是综合性的,是内因外因多种情况叠加的结果。接下来我们仅从院线公司自身可以掌控和可以改变的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影响农村电影工程最大的不利因素真实性。今天的农村电影执行的政策依然是2131工程延续至今的一村一月一部电影的规定。每个市州根据行政村数核定放映场次,再由院线公司将场次分解到不同的区县、不同的放映队。由于中国农村幅员辽阔,乡村区域的复杂程度又千差万别,再加上过去缺乏有效的监管,所以部分放映员存在弄虚作假、虚假填报、虚构场次、冒领补贴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没有将电影文化真真实实地送到群众的身边,更是滋生了部分放映员好逸恶劳的恶习。不实放映、虚假放映带给整个文化惠民工程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长久而深远的。
其次,影响农村电影工程的不利因素之二主动性。农村电影是一项功在于民、利在于民、心系于民的惠民工程。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镇,当我们的优秀放映员把电影送到百姓身边时,他们是由衷地欢迎和喜欢的,观影的人数也从数十人到上百人不等。但是相反一些放映员仅仅只是把放电影当做了一项任务,他们只重视数据的完成,而没有想到如何去放好电影,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所以这些放映队或多或少地存在放映点规划不合理,映前宣传不够,群众基础性差,零观众放映等问题。
第三,影响农村电影工程的不利因素之三及时性。和城市商业院线的全国同步上映不同,农村院线的影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这一方面中影新农村加快了影片更新的步伐,一些商业大片、热映影片刚刚下档就很快进入了农村院线平台,如《湄公河行动》《功夫瑜伽》《我不是潘金莲》《大闹天竺》等影片。甚至一些主旋律的影片,农村院线做到了和城市院线同步上映,如《百团大战》。这部影片在宜宾农村地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备受群众好评。2017年刚一开年,中影新农村又深入基层在四川开始了优秀国产影片农村地区的推荐会,将32部优秀的影片向四川的22条农村院线进行了推荐。
和中影新农村一样,国家广电总局数字节目中心也加快了更新片源的速度,但由于农村院线的工作流程长、环节多、订片节奏相对较慢,特别是对偏远地区授权的方式依然采用的是人工收回、人工拷贝的方式,所以及时性方面明显滞后,拖慢了整个节奏。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有待相关部门革新技术性而解决痛点。
第四、影响农村电影工程的不利因素之四精准性。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提升和普及。农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的思维和习惯也在发生悄然变化,以前放映队送什么电影他们看什么电影的情况,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反而农民群众喜欢看什么内容,而要求放映队送什么电影的用户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农村电影这项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精准性。不少专家和领导都提出能否实现菜单式选片以提升精准性,各地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些菜单式选片在现有订片、授权、拷贝的陈旧机制下都开展得不甚彻底,要么开展的区域受限制,要么选片的范围有局限。所以要实现精准供给的菜单式选片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很多城市观众或许有这样的体验,如今的城市电影排片几乎千人一面从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到四五线城市的宜宾乃至县城影院,上映的影片几乎都一样。在唯票房论的今天这也是影院不得已的选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发展格局一定不利于中国电影文化百花齐放。
农村电影和城市电影都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不同文化的精准性需求,尽快完善二级院线市场并结合农村影院、农村固定放映点的政策对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意义重大。
第五、影响农村电影工程的不利因素之五配套性。农村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硬件、软件、模式、配套的发展都是严重不足的。十二五期间,各地大力发展农村固定放映点,部分地区实现了从流动到固定,室外到室内的转变。观影的方式也告别了高桌子矮板凳,农村群众也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影院条件。
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各有差异。所以在西部地区农村固定放映点的数量有限,能接纳的观影群众也相对较少。如何加大投入,有效建设,合理利用,综合发展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成为了当下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农村院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上五点是农村电影亟需解决的痛点,也是农村影院当下应该着重努力去解决问题的方向。当下很多院线公司都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办法。近年来我们宜宾映三江公司也一直在不懈努力,并且在省局电影处、市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求进,开拓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首先,我们抓实了农村电影,挤干了虚假水分。为了有效杜绝,四川省上线了全省联网的农村电影监控平台,平台通过GPS、GPRS等科技手段将全省22条院线的每一场电影纳入监控,从而有效提升了放映的真实性。2015年上半年,映三江公司为全市8县2区的145支放映队配置了终端PDA,并通过卫星定位、手机拍照、GPRS回传等方式对全市2842个行政村的每一场电影进行监管,确保了全市的这项工作纳入了与时俱进的科技监管平台,这可以说是一个质的提升和改变。
农村电影在科技监管的模式下,不断走向真实,数据场场可查。但建好了科技监管平台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随着放映员对监控系统的不断熟悉,极少部分放映员也动起了歪脑筋,比如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翻拍照片的模式来虚报场次,比如一处场景多角度拍摄并手动修改小地名的方式,比如串通帐号一场多拍虚增场次。这些方式都极具隐蔽性,而且一个比一个升级,如果不认真甄别,横向纵向多方比较很难做出准确判断。为此映三江公司管理和业务团队认真研讨,对每一场存疑的场次都进行了筛查,并及时深入到放映地点实地稽查,做到发现一场稽查一场处理一场。
在公司对农村电影工程高度负责的工作状态下,这部分虚假场次被剔除,责令所在区县管理站限期整改。根据作假情况的不同,这一部分放映员受到了警告、站内通报、公司通报甚至取消放映员资格的处罚。2015-2016年,我们就更换了近30名放映员,宜宾对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的态度,提升了放映员队伍,保证了农村电影文化惠民的真实性。
其次,我们抓牢队伍,创新开展农村电影人脸识别。为了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真实性,抓牢放映员队伍。宜宾映三江公司在四川省局建立的监控平台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公司要求放映员将科教片和故事片原有上传的第三张照片放上自己的工作照,将自己和银幕片尾同时放映到照片中。这样的做法第一兼顾了省局平台要求上传影片片尾的信息,同时监控后端能清楚地知道是否是放映员本身在放映这部电影。从而有效地杜绝了请、帮、代和二传手三传手等情况的发生,抓牢放映队伍,确保了放映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第三,我们抓好放映,精准监管好坏两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主动的力量是巨大的。提升基层放映队伍的主动性对改善当地群众对农村电影的满意度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一点上,宜宾映三江公司每年都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16年映三江公司就表彰了21名工作主动、成效显著的放映员。这些优秀的放映员都将放映结果的好坏作为评价自身工作的标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有担当有作为;他们严格执行放映标准,同时也积极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帮扶贫弱,救助困难。
2017年,宜宾映三江院线将进一步实行精准监管。将全市145支放映队观影人数情况纳入监管体系,将人数多、效果好的放映队列为标杆放映队,将人数3人以下并且持续效果不佳的放映队列入通报,并实现对这些队伍的末位淘汰。不管白猫黑猫,能让群众满意的就是好猫,公司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将进一步促进放映员队伍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放映品质,优化惠民举措。
第四、我们抓创新放映,用赶场天电影服务群众。在总体遵循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农村电影政策前提下,宜宾充分发挥农村村、镇两级固定放映点的文化阵地优势。利用农村赶场天村民集中的特点为群众送去电影,一是让群众走进农村影院感受不一样的视听享受,同时也逐步培养老百姓到固定点看电影的习惯,第三也大大地提升了基层综合文化站点的利用率。同时公司还采用有奖观影,定期抽奖等方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宜宾翠屏区、珙县、江安县等固定点的使用率、观影人数、反馈效果都在在稳步提升。
第五、我们抓广场放映,用三江映画服务特殊群体。农村电影的主战场虽然在农村,但随着城乡一体化和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的增多,服务城市农民工和低收入等特殊群体也是农村电影文化惠民一项重要的内容。为此宜宾映三江公司大力拓展城市文化广场、社区、工地、学校、军队等放映场所,并将广场电影争取纳入宜宾市文化强市重点项目,用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规格打造升级版三江映画工程,让市民能牢牢记住这个品牌。目前宜宾映三江已经在长江地标广场、新广电中心广场、河湾苑社区广场等打造了二十多个电影文化阵地,固定观影人数基本都保持在一百人以上,文化惠民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农村电影工程系统而庞杂,形成今天的局面并非朝夕而成,要想改观现状也绝非一两家院线公司一己之力能为之。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相信在《公共文化保障法》和《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指引下,在中国电影人的齐心协力下,在院线公司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不懈努力下,农村电影一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