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二重证据法”的深化拓展和创新运用

走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

  此前,海内外华文作家齐聚北京,借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的平台,分享讲好中国故事的“独门绝技”。“世界是一本书,一个人只居住在自己的国家里,那么,他只看了这本书的第一页。”这句话出自周励的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从没停止“翻阅世界图书”,从2012年起,她4次探访南北极,“在世界之巅看中国崛起”。

  文学是可以跨越国界的。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曾表示:“我能通过法文翻译阅读老舍作品,阅读这位作家在北京胡同的生活,因为从这个细节中油然而生的是全人类的归属感。”文学对于沟通世界、融通各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借助文学,我们可以走出国门,把中国故事讲好。

  如果说,文学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有着独特魅力的话,那么海外华文作家的优势则显而易见。他们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优势,至少有三:一、懂得中文写作,易于从语言形式及表达习惯上驾轻就熟,且长期生活在国外,作为“中国故事的中西讲述者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二、谙熟文学,长于通过再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并通过细节来增强感染力;三、特别是那些侨居在海外,抑或与中国有着血缘关系的华文作家,对祖(籍)国的感情和熟悉程度,比海外其他华文作家更深刻、更全面,从而更能将中国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如何才能放大海外华文作家在讲中国故事中的优势?关键是要建立队伍、设计载体、健全机制。

  建立队伍很重要,没有一支素质好、业务精的华文作家队伍,就难以胜任“拉得出,打得响”的重任。毕竟,靠文学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作家们有文化内涵,也须有文学素养,如此,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有魂又入神,故事中所蕴含的理念、价值,才有可能滋润人们心田,“润物细无声”。

  建立队伍,类似于美国《侨报》作家俱乐部而成立的北美中文作家协会、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等,都是可以效仿的。热爱中国文化、不损害中国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不伤害民族感情的作家协会,是华文作家在海外的“家”。有了家,就有了制度和规定,有了氛围和活动,有了交流和互动,有了信心和勇气。

  为海外华文作家“安家”,最终目的是“乐业”,引导更多华文作家积极体验生活,进行深度创作。这便要求国内相关组织加强与海外作家协会的联系沟通,设计多种载体,把华文作家的目光和注意力投射到13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的实践中去。

  亲身经历是最好的见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掌握的一手素材。《极光照耀雪龙英雄》《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极》的作者周励登临雪龙号,看到中国科考队员“不得不在极低温的天气中徒手上螺丝,待螺丝上好,手指已与螺丝冻在一起,每次收手都血肉模糊”这样的真实场景。这种奉献精神使她分外感动,深感自己有责任记录中国从极地科考大国迈向强国的每一个坚实步伐。

  让海外华文作家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在完善健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建立交流制度,让海外华文作家积极参与考察,寻访中国故事,积累生动题材,挖掘感动人心的主题,呈现中国理念、中国价值。同时,还要完善交流平台,不断提升作家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水平和能力。去年9月,在泰国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引导华文作家探寻华文文学与新媒体时代的结合点,颇耐人寻味,富有启发。

  与冷战时期世界的极端对立形式有所不同,当下中国和西方并非完全“各讲各的故事”,也并非完全不进行有益沟通。在日益多元的世界里,中国愈发勇于表达、善于表达,让世界开始倾听多样的声音、中国的声音。引导海外华文作家加入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中,通过文学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进而理解、点赞中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表达途径。(赵畅)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