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印度多举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组建网络 建立资料库

“非遗与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艺术活动开幕 打造多维度非遗盛宴

天津广播网2月2日消息:2月1日,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遗与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艺术活动在仁恒置地广场向公众开放,来自天津、河北、江苏、贵州的非遗传人携手京津两地青年艺术家共同打造了一场可听、可看、可互动的非遗盛宴。

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出由市青年京剧演员带来的京剧猴戏《金猴闹春》拉开了非遗系列展示艺术活的序幕。天津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魏以刚说:“有孙悟空的棍子下场,大家伙都熟悉的,主要是为了配合今年这个年份,因为是猴年嘛,展示一个金猴群舞展现给大家。朝气蓬勃,寓意着猴年大吉。”

本次活动汇集了剑河苗族锡绣、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等十几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所有项目都有传承人现场表演、动态展示。

吴元新:“我们展示蓝印花布的刻板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吴元新边展示,边向观众讲解这项非遗技艺的“前世今生”。

吴元新:“蓝印花布的制作工序一共有十五六道的工序,天津的蓝印花布在清代和民国的时候也是很流行的,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有蓝印花布的背面,像传统的有麒麟送子、长命富贵啊。现代的元素有设计的桌旗、靠垫,做成现代的围巾、包,传统的文化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由来自京津两地的青年艺术家团队,还利用非遗元素制作了“十全十美”、“九九八十一针”、“通经断纬”等艺术作品现场展示,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对话传统非遗。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林力告诉记者:“我们想运用一些现代的设计手段和艺术手段和‘非遗’做一个集合,提炼了很多‘非遗’的颜色,包括马赛克,让‘非遗’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展示活动现场,“非遗”技艺不仅可听、可看,还能动手体验。市民李晓云带着8岁的女儿在现场体验了面塑、剪纸、扎染等多个项目。

李晓云:“带孩子多多参与这些活动,让孩子借此机会感受一些传统文化的氛围吧。对于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非常好的传承吧。春节期间我们还有打算过来看看其他的项目多学习一下。”

据了解,“非遗与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艺术活动将持续至2月26日,春节期间,每天都将有非遗展示互动活动。市非遗中心副主任杨文介绍:“后面还有杨柳青年画、天津毛猴、葫芦等这些非遗项目、这些传承人相继在这面向公众进行非遗的传播。青年的传习团队持续的面向市民进行家庭团组的传播,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动手活动,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中华文化,同时回归到传统文化动手动脑观察生活、美化生活。”(新闻广播记者李姗)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